导航

煨罐煮豆腐的歇后语

发表时间:03-24 栏目: 育儿综合

发热无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组合,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不同病因所伴随的其他症状会有所差异: 感染性疾病 病毒感染 普通感冒:除发热、无力外,常伴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咳嗽等症状。

发热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在37.3℃ - 39℃之间),发热可持续2 - 3天,全身无力感在发热期间较为明显,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减轻。

流感:起病急骤,高热可达39℃ - 40℃以上,发热通常持续3 - 5天。

全身症状较重,显著的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可伴有咳嗽、咳痰、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新冠病毒感染:多数患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发热程度不一,可为低热、中度发热甚至高热,乏力症状可持续数天至数周不等,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细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肺炎:高热可达39℃ - 40℃,呈稽留热型(体温恒定维持在39℃ - 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伴有寒战、咳嗽、咳铁锈色痰、胸痛等症状。

发热和炎症反应可导致患者全身无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

急性肾盂肾炎:主要症状为发热、寒战,体温可高达38℃以上,同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以及下腹部疼痛或腰部酸痛。

全身乏力症状较为突出,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

非感染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热可为低热、中度发热或高热,热型不定。

除乏力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面部红斑(蝶形红斑)、关节疼痛、口腔溃疡、脱发、蛋白尿等症状。

病情活动期时,全身无力症状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类风湿关节炎:多表现为低热,同时伴有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尤其在早晨起床时症状明显,活动后症状可稍有缓解。

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畸形,全身乏力也是常见症状之一,患者常感到疲倦、体力不支。

恶性肿瘤:肿瘤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由于肿瘤组织释放如肿瘤坏死因子等物质可引起机体发热,多为低热,也可出现中度发热。

同时,肿瘤消耗机体营养物质,导致患者营养不良、贫血等,从而出现明显的乏力症状。

此外,还可能伴有消瘦、盗汗、局部肿块、疼痛等症状,具体症状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和发生部位。

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活动一段时间后发病,患者先有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意识障碍、抽搐等严重症状,全身乏力感在中暑过程中始终较为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

发热无力只是一些疾病的部分表现,仅凭这两个症状很难准确判断病因。

若出现此类症状且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

 

相关内容返回育儿综合列表...

猜你喜欢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育儿知识大全www.yuerzhi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