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挨鞭子的歇后语
发表时间:03-24 栏目: 育儿综合
你想问的可能是“手足口病早期症状”。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早期症状通常如下: 前驱症状:在典型症状出现前1 - 2天,部分患儿可能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类似普通感冒。
比如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少数患儿体温可超过39℃,同时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这些症状往往不太具有特异性,容易被忽视或误诊为其他常见疾病。
典型症状:发热1 - 2天后,口腔黏膜开始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多位于舌、颊黏膜及硬腭等处,也可波及扁桃体、牙龈及咽部,破溃后形成小溃疡,患儿常因口腔疼痛而出现流口水、拒食、哭闹等表现。
与此同时或稍后,手、足、臀部等部位会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一般呈米粒至豌豆大小,质地较硬,不易破溃。
手足部疱疹多分布在手心、脚心、手指和脚趾的掌面,臀部疱疹多在两侧。
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症状较轻,一周左右即可自愈。
但少数患儿病情发展较快,可能在发病1 - 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症状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