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化学键
发布日期:2025-04-12
化学键是指分子或晶体内相邻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使得原子能够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分子或晶体结构,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和许多物理性质。主要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
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简单来说,就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形成过程:通常发生在活泼金属(如第ⅠA族、第ⅡA族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如第ⅥA族、第ⅦA族元素 )之间。例如氯化钠(NaCl)的形成,钠原子(Na)最外层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这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Cl)最外层有7个电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和 通过静电引力相互吸引,形成稳定的离子键,从而构成氯化钠晶体。
特点: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离子在空间各个方向上的静电作用相同,只要空间条件允许,它可以在任何方向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相互吸引,所以离子键没有方向性;而且只要周围空间允许,每个离子可以尽可能多地吸引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因此离子键也没有饱和性。
共价键
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形成过程:一般存在于非金属元素之间。以氯化氢(HCl)为例,氢原子(H)最外层有1个电子,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它们各提供1个电子组成共用电子对,这对电子同时受到氢原子核和氯原子核的吸引,使氢原子和氯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氯化氢分子。
特点: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共价键的方向性是因为原子轨道(电子云)有一定的形状,要形成稳定的共价键,原子轨道必须沿一定方向重叠,才能达到最大重叠程度;饱和性则是指每个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是一定的,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也是一定的,所以在共价化合物中每个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数目是有限的。
金属键
定义: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金属键。
形成过程: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的价电子容易脱落下来,形成自由移动的电子(又称自由电子气),而金属原子则变成带正电荷的金属阳离子。这些自由电子在整个金属晶体中自由运动,与金属阳离子之间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从而将金属阳离子紧紧地维系在一起,形成金属键。
特点: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自由电子在整个金属晶体中自由流动,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各个方向上都是相同的,不存在特定的方向限制,而且金属阳离子可以吸引尽可能多的自由电子,不受数量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