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别称和雅称
心在传统文化及文学表达中有丰富的别称和雅称,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从生理特征与功能衍生 方寸:心脏大小约为方寸,因而得名。
常用来指代内心想法与情绪。
如《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 曹操遗权书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权得书以示群臣,莫不响震失色。
亮 见 权 于 柴桑 ,说 权 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 刘豫州 亦收众汉南,与 曹操 并争天下。
今 操 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 荆州 ,威震四海。
英雄无所用武,故 豫州 遁逃至此。
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 中国 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权 曰:‘苟如君言, 刘豫州 何不遂事之乎?’ 亮 曰:‘ 田横 ,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 刘豫州 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权 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吾计决矣!非 刘豫州 莫可以当 曹操 者,然 豫州 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亮 曰:‘ 豫州 军虽败于 长坂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刘琦 合 江夏 战士亦不下万人。
曹操 之众,远来疲弊,闻追 豫州 ,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 操 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 豫州 协规同力,破 曹操 必矣。
曹操 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权 大悦,即遣 周瑜 、 程普 、 鲁肃 等水军三万,随 亮 诣 豫州 ,并力拒 曹操 。
赤壁 之战,大破 曹操 军。
亮 才智超群,遇事从容,方寸不乱。
”此处“方寸不乱”形容诸葛亮在复杂局势下内心镇定。
灵台:原指心灵的台所,后用来表示心。
如唐代诗人王勃 《七夕赋》“于是光清地白,云开天爽,感牛女之灵心,睇星河之逸状。
” “灵心”强调内心的灵动、聪慧 。
丹府:因心脏位于人体胸腔中部偏左,呈红色,如同赤红色的府宅,故而称“丹府” 。
例如在一些道家典籍中会提及“固守丹府”,这里的“丹府”就是借指心,强调对内心的修炼与守护。
从情感与思想角度出发 心田:将心比作田地,因为心可以像田地容纳种子一样,承载各种思想、情感、欲望等。
比如“老师的教诲在我心田播下了求知的种子”,形象地表达了内心接受知识、感悟的状态。
心泉:寓意内心如同泉水,源源不断地涌出情感、智慧等。
如“灵感从心泉中汩汩流出”,体现内心是创造力和思想的源泉。
心渊:把心比喻成深渊,意味着内心深邃,蕴含着复杂的情感、深沉的思想,难以捉摸。
例如“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心渊般的深邃,让人猜不透他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