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有哪些用处

发表时间:03-26 栏目: 育儿综合

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这些方法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具体如下: 外貌描写 定义:也称肖像描写,即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姿态、神情等特征进行描写。

作用:能直观地展现人物的形象特点,给读者留下鲜明的第一印象。

还可以通过外貌细节暗示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生活经历等。

例如《骆驼祥子》中对祥子初到北京时的外貌描写:“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生动地展现出祥子年轻、健壮、充满活力的形象,与后文历经磨难后萎靡不振的样子形成强烈反差。

语言描写 定义:对人物对话、独白的描写。

作用:能直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闻其声如见其人”,不同性格的人说话方式、语气、用词等都有差异。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人物之间的对话往往是情节推进的重要手段。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通过话语传达人物的想法、意图等。

比如《孔乙己》中孔乙己那句经典的“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鲜明地展现出他自命清高又穷困潦倒、死要面子的性格特点。

动作描写 定义: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

作用: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心理状态和精神品质。

准确的动作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立体,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画面感。

例如《背影》中父亲艰难地攀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动作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一连串细腻的动作,深刻地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心理描写 定义:对人物内心的想法、情感、感受等进行描写。

作用: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动机和性格特点。

有助于推动情节发展,人物的心理活动往往会影响其接下来的行动。

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比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时内心的不断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丑恶嘴脸。

神态描写 定义:对人物面部表情的描写。

作用:能够生动地表现人物当时的情绪状态和内心想法,配合其他描写方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逼真、丰满。

比如《范进中举》中描写范进得知自己中举后的神态:“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通过这一神态描写,将严监生吝啬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相关内容返回育儿综合列表...

猜你喜欢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育儿知识大全www.yuerzhi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