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海拔与温度的关系

发表时间:03-25 栏目: 育儿综合

海拔与温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海拔越高,温度越低。

具体表现及原理如下: 基本规律 在对流层(地球大气层靠近地面的一层,平均厚度约12千米)中,通常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大约下降0.6℃。

这是一个大致的平均值,实际情况中可能会因地理位置、季节、天气等因素有所不同。

影响原理 地面辐射是主要热源:地球大气的热量主要不是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而是来自地面辐射。

太阳光照射到地面后,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而升温,然后通过地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传递给近地面的大气。

离地面越近的大气,吸收到的地面辐射越多,温度也就越高;而随着海拔升高,大气吸收到的地面辐射逐渐减少,温度自然降低。

大气密度变化:海拔升高时,大气密度逐渐减小。

大气是由各种气体分子组成的,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会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大。

而热量传递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

当大气密度变小时,气体分子间的碰撞频率降低,热量传递效率也随之降低,无法有效地保存和传递热量,导致温度下降。

气压变化: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温度成正比。

当气压降低时,空气会膨胀。

空气膨胀是一个对外做功的过程,需要消耗自身的内能,从而使得空气温度降低。

不过,这种海拔与温度的关系主要适用于对流层。

在平流层(对流层顶以上到约50 - 55千米高度的大气层),由于存在臭氧层,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而升温,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中间层(平流层顶到约85千米高度的大气层)则又恢复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特点。

热层(中间层顶到约500千米高度的大气层)温度再次随海拔升高而急剧升高 。

 

相关内容返回育儿综合列表...

猜你喜欢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育儿知识大全www.yuerzhi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