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是什么意思
在不同语境下,“留置”有不同含义: 法律领域 在监察法和相关法律规定中,留置是监察机关对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
适用对象:主要针对那些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
例如,某官员被举报在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存在受贿行为,监察机关在掌握一定证据后,认为该官员符合留置条件,即可依法对其采取留置措施。
目的:目的在于保障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被调查人串供、毁灭证据、逃跑等妨碍调查的行为发生,确保能够全面、准确地查清违法犯罪事实。
程序规范: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由监察机关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决定,并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
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
省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的,延长留置时间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 。
民法领域 留置权是一种担保物权。
当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留置该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构成要件:需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权已届清偿期,并且债权的发生与该动产有牵连关系。
比如,甲将汽车送到乙的修理厂维修,约定维修完成后支付费用,但维修完成后甲拒绝支付修理费,此时乙作为债权人合法占有甲的汽车(债务人的动产),修理费债权已到期,且该债权是因维修汽车(与该动产有牵连关系)而产生,那么乙就享有留置权,可以留置该汽车。
权利行使:债权人留置财产后,应给予债务人一定的宽限期履行债务。
如果债务人在宽限期届满后仍未履行债务,债权人可以与债务人协议以留置财产折价,也可以依法拍卖、变卖留置财产,就所得价款优先受偿。
医疗领域 “留置”通常指留置导尿管、留置针等操作。
留置导尿管:是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一种操作。
常用于尿潴留、昏迷、手术时间较长等患者,以保持尿液引流通畅,观察尿量变化等。
例如,对于一些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因排尿困难,医生可能会为其留置导尿管,帮助排出尿液。
留置针:也叫静脉留置针,是将软管留在静脉内,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多次输液的一种工具。
相较于传统的钢针穿刺,它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便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
一般在患者需要连续几天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护士会选择为患者留置静脉留置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