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规章制度(范文3篇)
发布日期:2025-03-28
小学班级管理规章制度一 一、考勤制度 按时到校,不得迟到、早退。
早上[具体时间]前到校,下午[具体时间]前到校(根据学校实际作息调整)。
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到校,需提前由家长向班主任请假,可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
请假超过一天需提交书面请假条,说明请假原因和天数,经班主任批准后方可生效。
无故旷课者,将通知家长,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
二、课堂纪律 上课铃响后,迅速进入教室,摆放好学习用品,安静等待老师上课。
课堂上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如交头接耳、玩玩具、看课外书等。
发言要举手,经老师允许后起立回答问题,声音洪亮、清晰。
尊重他人发言,不随意打断。
若对老师讲解有疑问,课后礼貌地向老师提出,不得在课堂上顶撞老师。
三、课间规范 课间文明休息,不追逐打闹、推搡他人,不大声喧哗,避免在教室里进行剧烈运动。
爱护校园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保持教室和走廊的整洁。
看到垃圾主动捡起,扔进垃圾桶。
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帮助,不吵架、不打架。
发生矛盾及时找老师或班干部解决。
四、作业要求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包括书面作业、背诵作业、实践作业等。
作业书写工整、规范,字迹清晰,保持作业本整洁。
认真审题,独立完成,杜绝抄袭。
作业如有错误,及时订正。
未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质量差的同学,需利用课余时间补做或重做。
五、班级卫生 每天安排值日生打扫教室卫生,包括扫地、拖地、擦黑板、倒垃圾等,确保教室干净整洁。
保持个人座位周围的卫生,抽屉内物品摆放整齐,无杂物。
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对教室的门窗、墙壁、地面等进行全面清洁。
六、班干部职责 班长:全面负责班级事务,协助老师管理班级,组织班级活动,协调各班干部工作,及时向老师汇报班级情况。
学习委员:收发作业,组织学习小组,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定期向老师反馈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纪律委员:负责课堂和课间纪律的监督,对违纪同学进行提醒和记录,每周向老师汇报。
劳动委员:安排卫生值日表,监督卫生打扫情况,确保教室和卫生区干净整洁。
其他班干部:各司其职,共同为班级的良好运转贡献力量。
七、奖励与惩罚 奖励 学习成绩优秀、进步显著的同学,可获得“学习之星”称号,在班级光荣榜展示,并给予适当物质奖励。
遵守纪律、表现良好的同学,每周评选为“守纪之星”,进行表扬。
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为班级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学,给予“优秀贡献奖”,如颁发奖状、小奖品等。
惩罚 违反课堂纪律、不按时完成作业等轻微违纪行为,给予口头警告、罚站[X]分钟等惩罚。
多次违反纪律或情节严重的违纪行为,如打架斗殴、故意破坏公物等,写检讨书、通知家长到校,并根据学校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小学班级管理规章制度二 一、班级目标 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勤奋学习、纪律严明的班集体,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日常行为规范 礼仪规范 尊敬师长,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使用礼貌用语,如“老师好”“谢谢老师”“老师再见”等。
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友好相处,称呼恰当,不说脏话、粗话,不嘲笑、歧视他人。
升国旗、奏国歌时,全体同学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唱国歌声音洪亮、整齐。
学习规范 课前预习,了解学习内容,标记出不懂的问题,尝试自主解决。
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参与互动,认真做好笔记,不做小动作,不分散注意力。
课后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先思考,再请教老师或同学,严禁抄袭作业。
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
三、班级组织架构 班委会 由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劳动委员、文艺委员、体育委员等组成,负责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定期召开班委会会议,讨论班级事务,制定工作计划和活动方案。
小组组长 每个学习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组织小组学习、讨论,收发作业,检查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向学习委员汇报。
四、班级活动制度 每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如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培养同学们的综合素质。
每月组织一次班级文体活动,如跳绳比赛、拔河比赛、歌唱比赛、绘画比赛等,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为班级和学校争光。
对于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同学,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评价与奖惩机制 评价方式 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学习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纪律遵守、品德行为、社会实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价,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促进学生自我改进和发展。
奖励措施 设立多种奖项,如“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学习标兵”“进步之星”“文明之星”“才艺之星”等,每学期评选一次,对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表彰,颁发奖状和奖品。
对于为班级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学,如在学校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提出合理化建议被采纳等,给予特殊奖励,如免写一次作业、优先选择座位、参加学校组织的特殊活动等。
惩罚措施 对于违反班级规章制度的同学,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罚站、写检讨书、打扫卫生、取消评优资格等惩罚。
连续多次违反纪律且屡教不改的同学,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并根据学校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六、家校合作 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校表现和班级工作进展,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建立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渠道,如电话、微信、QQ 等,及时交流学生的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如家长志愿者、亲子活动等,增进家长与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感情。
小学班级管理规章制度三 一、总则 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建立一个团结、有序、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特制定本班级管理规章制度。
二、班级纪律 考勤纪律 严格遵守学校作息时间,按时到校上课。
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或缺勤。
迟到者需向老师说明原因,并在教室门口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进入教室。
请假需提前告知老师,写好请假条,注明请假原因和天数,由家长签字。
特殊情况来不及写请假条的,需家长电话联系老师请假。
课堂纪律 上课铃响后,迅速回到座位,保持安静,等待老师上课。
准备好学习用品,摆放整齐。
课堂上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不随意讲话、交头接耳、做小动作、看课外书等。
发言要举手,经老师允许后起立回答问题,声音洪亮、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有条理。
尊重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发言,不打断他人。
若对老师讲解有疑问,课后礼貌地向老师请教,不得在课堂上顶撞老师。
课间纪律 课间文明休息,不追逐打闹、推搡、奔跑,避免在教室里进行剧烈运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爱护校园公共设施和花草树木,不破坏公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帮助,不吵架、不打架、不欺负弱小。
发生矛盾时,应冷静处理,及时找老师或班干部解决。
三、学习制度 预习制度 每天晚上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语文预习生字词、熟读课文,尝试理解文章大意;数学预习例题,尝试做课后练习题,标记出不明白的地方;其他学科根据学科特点进行相应预习。
课堂学习制度 认真听讲,跟随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做好课堂笔记。
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主动回答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不扰乱课堂秩序,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
作业制度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书写工整、规范,保证作业质量。
认真审题,独立完成,不抄袭他人作业。
作业如有错误,及时订正。
老师批改后的作业要认真查看,分析错误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每天按时交作业,由学习委员收齐后交给各科老师。
未按时交作业的同学,需向老师说明原因,并尽快补交。
四、班级卫生制度 值日制度 每天安排[X]名同学值日,负责教室卫生打扫,包括扫地、拖地、擦黑板、擦窗户、倒垃圾等工作。
值日同学要认真负责,确保教室干净整洁。
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对教室进行全面清洁,包括天花板、墙壁、地面、门窗等。
大扫除时,全体同学要积极参与,分工合作。
个人卫生制度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
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个人座位周围保持干净,抽屉内物品摆放整齐,无杂物。
书包、文具等要定期整理,保持整洁。
五、班干部职责 班长 全面负责班级工作,协调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传达老师的指示和要求,组织班级活动,维护班级秩序。
定期召开班委会会议,讨论班级事务,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和活动方案,检查班级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及时向老师汇报班级情况,如同学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纪律问题等,协助老师解决班级问题。
副班长 协助班长开展工作,重点负责班级纪律管理。
在班长不在时,代理班长职责,维持班级秩序。
对违反纪律的同学进行提醒和制止,情节严重的及时向老师报告。
学习委员 负责收发各科作业,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向老师反馈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组织学习交流活动,如学习经验分享会、学习小组竞赛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班级整体学习成绩。
关注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习困难的同学,并组织同学帮助他们。
纪律委员 负责监督班级课堂和课间纪律,对违纪同学进行记录,每周汇总后向老师汇报。
在自习课等老师不在的情况下,维持班级秩序,确保同学们安静学习。
对违反纪律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及时向老师报告。
劳动委员 安排每日卫生值日表,明确每位同学的卫生任务。
检查卫生打扫情况,对打扫不认真的同学提出整改要求,确保教室和卫生区干净整洁。
组织班级大扫除活动,合理分工,督促同学们按时完成卫生任务。
文艺委员 组织班级文艺活动,如唱歌、跳舞、朗诵、绘画等节目排练,参加学校的文艺汇演。
负责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文艺板块,如布置教室的艺术装饰、组织文艺比赛等,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体育委员 负责体育课和课间操的集合、整队、带队工作,确保队伍整齐、有序。
组织班级体育活动和比赛,如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等,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增强班级凝聚力。
六、奖励与惩罚 奖励 学习成绩优秀、进步显著的同学,可获得“学习进步奖”“优秀奖”等荣誉称号,并得到相应的奖品,如书籍、文具等。
遵守纪律、表现良好的同学,每周评选为“守纪之星”,在班级光荣榜上进行表扬。
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为班级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学,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如颁发奖状、小礼品等。
惩罚 违反课堂纪律、不按时完成作业等轻微违纪行为,给予口头警告、罚站[X]分钟等惩罚。
多次违反纪律或情节严重的违纪行为,如打架斗殴、故意破坏公物等,写检讨书、通知家长到校,并根据学校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七、附则 本班级管理规章制度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如有未尽事宜,由班主任和班委会共同商议决定。
全体同学要自觉遵守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共同维护班级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如有违反,将按照规定进行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