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2》是一部美食纪录片,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主演。它以食物为线索,展现中国各地的美食文化、风土人情以及背后人们的生活故事。以下是各集的详细介绍:
第一集:脚步
主题:着重讲述食物与迁徙、劳作的紧密联系,呈现了人们为了获取美食而付出的艰辛努力和漫长旅程。
内容:跟随养蜂夫妇老谭和妻子的脚步,看他们追逐花期,风餐露宿,采集蜂蜜;讲述了云南香格里拉的单珍卓玛母女在山林中寻找松茸的过程,强调了大自然对美食的慷慨馈赠以及人们对自然的敬畏;还记录了出海捕鱼的渔民,他们在茫茫大海上辛勤劳作,捕获新鲜的海鱼,为餐桌带来美味。
第二集:心传
主题:聚焦传统美食的传承,探讨手艺人和厨师们如何将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情感代代相传。
内容:展示了安徽绩溪的叶师傅制作挞馃的精湛手艺,他耐心地教徒弟掌握每一个细节;苏州的阿苗制作苏式糕点,从选材到制作,每一步都饱含着对传统工艺的坚守;还有香港的梁兆基师傅几十年如一日地制作手工云吞面,他对品质的严格要求体现了对美食的执着追求。
第三集:时节
主题:围绕不同季节的特色食材,讲述顺应时节的饮食文化,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内容:春季,浙江开化的村民采摘春笋,制作各种春笋佳肴;夏季,湖北嘉鱼的渔民捕捞簰洲湾的肥鱼;秋季,吉林延边的金顺姬一家制作打糕,迎接丰收;冬季,黑龙江查干湖的渔民进行盛大的冬捕活动,一网捞出肥美的鲜鱼。每个季节的美食都承载着当地的文化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第四集:家常
主题:以家庭为单位,展现平凡人家的家常美食,传递家庭温暖和亲情。
内容:讲述了广东汕头的小姚一家制作潮汕蚝烙的温馨场景,父母忙碌准备食材,孩子们在一旁帮忙,充满了浓浓的家庭氛围;四川泸州的黄国全一家过年时制作香肠腊肉,一家人分工合作,其乐融融;还有北京的上班族为家人准备晚餐,简单的饭菜蕴含着对家人的关爱。
第五集:秘境
主题:探寻那些隐藏在偏远地区的独特美食,揭开不为人知的美食秘境。
内容:深入广西融水的大山,记录苗族同胞制作酸汤鱼的过程,酸汤独特的发酵工艺是当地的特色;在新疆麦盖提,展示了维吾尔族村民制作库麦其的传统方法,这种在沙漠边缘烤制的面饼别有风味;还介绍了福建霞浦的渔民制作跳跳鱼菜肴的独特方式,展现了海边独特的美食文化。
第六集:相逢
主题:突出不同地域美食的交流与融合,以及人们因美食而相聚的美好时刻。
内容:在上海的一家餐厅里,来自各地的厨师汇聚一堂,交流厨艺,将不同地方的食材和烹饪方法结合,创造出新的美味;在西藏林芝,游客与当地居民一起品尝石锅鸡,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美食而拉近了距离;此外,还讲述了留学生在国外思念家乡美食,尝试自己制作家乡味道的故事,体现了美食在连接人与人情感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七集:三餐
主题:关注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三餐,反映饮食背后的生活哲学和人生百态。
内容:记录了广州早茶店里人们悠闲吃早茶的场景,大家边吃边聊,享受着慢节奏的时光;在江西婺源,村民们在农忙时节简单而丰盛的午餐,体现了劳动人民对食物的珍惜;夜晚,重庆街头的小吃摊热闹非凡,人们在忙碌一天后,用美食慰藉疲惫的身心。
《舌尖上的中国2》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大结局概念,它通过七集的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和背后的人文故事,最后一集《三餐》以日常三餐收尾,给观众留下对生活中平凡美食的无尽回味,引发人们对饮食文化和生活本身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