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 1566》主演
陈宝国 饰演 嘉靖帝: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长达四十五年。他聪明睿智却又沉迷于修道,二十年不上朝,却牢牢掌控着朝廷大权,深谙帝王平衡之术,在权力斗争和国家治理之间权衡,是剧中核心人物,左右着整个故事的走向。
黄志忠 饰演 海瑞: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官员代表。他一心为民,敢于直言,不顾个人安危,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在剧中不断与官场黑暗势力作斗争,推动剧情发展并引发深刻思考。
倪大红 饰演 严嵩:内阁首辅,位高权重,专擅国政二十年之久。他老谋深算,党羽众多,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与严世蕃等人结党营私,贪污受贿,与清流势力展开激烈争斗,是剧中反派势力的核心人物。
王庆祥 饰演 胡宗宪:浙直总督,戚继光的上司,是一位有勇有谋、心系百姓的封疆大吏。他夹在严党和清流之间,既要执行朝廷政策,又要尽力维护地方稳定,试图在复杂的政治局势中寻找平衡,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无奈的角色。
剧情分集介绍
第 1 集
嘉靖三十九年,腊月廿四。裕王府内,裕王朱载坖与王妃李氏谈论朝廷局势,忧心严党权势过大。与此同时,严嵩、严世蕃父子在府邸商议改稻为桑国策推行之事,此乃嘉靖帝默许用以增加国库收入的方略,但背后隐藏着诸多利益纠葛。次日,朝堂之上,围绕改稻为桑政策,严嵩一派与徐阶等清流展开激烈辩论,气氛紧张。嘉靖帝未明确表态,却暗示各方按计划推进。
第 2 集
浙江巡抚郑泌昌、布政使何茂才作为严党成员,急于在浙江推行改稻为桑,以邀功请赏。他们与丝绸巨商沈一石勾结,企图低价收购农民土地。淳安县知县常伯熙、建德县知县张知良奉郑泌昌、何茂才之命,逼迫农民改种桑树,引发民怨。海瑞新任淳安知县,上任途中听闻百姓疾苦,决心为民做主。
第 3 集
海瑞抵达淳安后,拒绝与郑泌昌、何茂才同流合污,坚决抵制他们不合理的催逼行为。沈一石为推进改稻为桑,指使手下故意制造事端,挑起农民与商人的冲突。胡宗宪得知浙江局势混乱,担心引发民变,影响抗倭大局,亲自前往淳安安抚百姓,并告诫海瑞要以大局为重。海瑞据理力争,坚持认为改稻为桑应循序渐进,不可损害百姓利益。
第 4 集
严世蕃为加快改稻为桑进程,竟想出毁堤淹田的毒计,命令郑泌昌、何茂才实施。端午汛期间,新安江大堤被炸开,淳安、建德两县受灾严重,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海瑞、王用汲目睹惨状,痛心疾首,决心彻查真相。胡宗宪得知毁堤淹田一事,大为震惊,深知此事一旦闹大,后果不堪设想,一面派人救灾,一面暗中调查幕后黑手。
第 5 集
海瑞、王用汲深入灾区,安抚百姓,同时收集证据,准备弹劾相关官员。郑泌昌、何茂才企图掩盖罪行,诬陷海瑞、王用汲煽动民情。胡宗宪为保护海瑞,向朝廷奏明浙江实情,强调救灾和稳定局势的重要性。嘉靖帝收到奏疏后,责令严嵩处理此事,严嵩为保严党,决定丢卒保车,牺牲郑泌昌、何茂才的部分利益。
第 6 集
朝廷派刑部侍郎鄢懋卿前往浙江彻查毁堤淹田案。鄢懋卿是严党成员,有意偏袒郑泌昌、何茂才。海瑞不顾压力,在公堂之上慷慨陈词,列举证据,直指严党罪行。鄢懋卿左右为难,既不敢得罪严党,又不能公然违背事实。此时,沈一石为求自保,主动向海瑞透露了一些内幕,使得案件更加扑朔迷离。
第 7 集
裕王府的谭纶受张居正等人嘱托,来到浙江协助海瑞。谭纶带来了裕王等人的支持,鼓励海瑞继续与严党斗争。海瑞在谭纶的帮助下,整理案件材料,准备向朝廷呈交更有力的奏疏。严嵩父子得知海瑞的行动后,加紧谋划应对之策,试图将海瑞打压下去,维护严党的统治地位。
第 8 集
沈一石深知自己在劫难逃,为了给百姓留下一线生机,他以织造局的名义将大量粮食分发给受灾百姓,随后纵火自焚。沈一石的账本落入海瑞手中,账本记录了严党与商人勾结贪污的诸多证据。海瑞如获至宝,准备以此为突破口,彻底扳倒严党。严嵩父子得知账本之事,惊恐万分,想尽办法阻止账本落入朝廷之手。
第 9 集
海瑞将账本秘密送往京城,交给裕王府。严党得知消息后,派人半路拦截,但未能得逞。嘉靖帝得知账本之事,极为震怒,责令严嵩彻查。严嵩为了保护自己和严党,一方面向嘉靖帝请罪,另一方面暗中指使手下销毁证据,嫁祸他人。朝堂之上,围绕账本展开了新一轮的激烈斗争,各方势力剑拔弩张。
第 10 集
裕王在徐阶、张居正等人的劝说下,决定将账本呈递给嘉靖帝。嘉靖帝审阅账本后,对严党贪污腐败的行为深感愤怒,但又顾虑严党势力庞大,不能轻易处置。严嵩为了挽回局面,亲自进宫向嘉靖帝请罪,试图以多年的君臣情分打动嘉靖帝。嘉靖帝表面上安抚严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