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之裂变》主演
侯勇 饰演 秦孝公:秦国国君,胸怀壮志,一心想要恢复秦国霸业,广纳贤才,支持商鞅变法,为秦国崛起奠定坚实基础。
王志飞 饰演 商鞅:法家士子,极具才华与抱负。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变法,使秦国走向富强,但最终因触动旧贵族利益而遭遇悲惨结局。
高圆圆 饰演 白雪:魏国大商贾白圭之女,才貌双全,与商鞅相爱,为了商鞅的理想和事业默默付出。
剧情分集介绍
第1集
战国初期,秦国在与魏国的长期征战中衰败,秦献公战死,其子秦孝公嬴渠梁即位。此时秦国国力贫弱,河西之地被魏国侵占,各国会盟欲谋瓜分秦国。秦孝公深感秦国处境危急,决心发愤图强,下达求贤令,广纳天下英才,意图重振秦国昔日雄风。
第2集
卫鞅在魏国国相公叔痤府中任中庶子,公叔痤深知其才能,临终前向魏惠王举荐卫鞅,称若不用便杀之,魏惠王并未重视。卫鞅在魏国不得志,听闻秦孝公求贤令后,毅然前往秦国。与此同时,秦孝公与甘龙、杜挚等秦国老世族商议变革之事,遭到强烈反对。
第3集
卫鞅入秦后,通过秦孝公宠臣景监的引荐,三次面见秦孝公。第一次以帝道游说,秦孝公昏昏欲睡;第二次以王道进言,仍未打动秦孝公;第三次畅谈霸道强国之术,秦孝公听得热血沸腾,两人相谈数日几不知疲倦,遂决定携手推行变法图强之举。
第4集
秦孝公力排众议,任命卫鞅为左庶长,主持变法。卫鞅制定了严厉的法令,包括编订户籍、实行连坐法、奖励耕织等。然而,变法尚未推行,便遭到秦国旧贵族的抵制和反对,甘龙、杜挚等人暗中煽动民众对变法的不满情绪。
第5集
为取信于民,卫鞅在咸阳城南门立木为信,承诺能将三丈之木搬到北门者赏十金,起初无人相信,后有人尝试搬动木头,果然得到重赏,此事传开后,民众对变法的信任大增。与此同时,太子驷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教唆太子触犯新法,企图以此破坏变法。
第6集
卫鞅坚决执法,虽太子驷因身份特殊不能受刑,但依法严惩了公子虔和公孙贾,公子虔被处劓刑。此举震动秦国朝野,旧贵族对卫鞅更加怨恨,但变法得以顺利推行。秦国百姓开始积极响应变法,努力耕织,军队训练也日益严格。
第7集
随着变法的推进,秦国经济逐渐繁荣,军事力量增强。卫鞅趁热打铁,进一步推行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封疆等改革措施,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土地私有制得以确立。在外交上,秦孝公听从卫鞅建议,与楚、韩等国修好,孤立魏国。
第8集
魏国在庞涓的率领下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孙膑救援,上演了著名的“围魏救赵”之战,魏国大败。秦孝公趁机派军收复河西之地部分城邑,秦国声威渐起。卫鞅在秦国继续深化改革,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第9集
魏国为报复秦国,再次集结大军进攻秦国。秦孝公任命卫鞅为统帅迎敌。卫鞅利用魏军轻视秦军的心理,采用奇袭战术,在战场上大败魏军,魏军主将公叔痤被俘。此役使秦国在军事上取得重大胜利,进一步巩固了变法成果。
第10集
秦魏议和,魏国被迫割让河西之地给秦国,秦国国势大振。秦孝公论功行赏,封卫鞅为大良造。卫鞅在秦国的威望达到顶峰,但旧贵族对他的仇恨也日益加深。秦孝公与卫鞅商议进一步变法事宜,准备推行统一度量衡等举措。
第11集
白雪为了支持商鞅变法,放弃与商鞅的儿女情长,离开秦国前往墨家总院隐居。商鞅全身心投入变法事业,在秦国各地推行统一度量衡,规范商业交易,促进了秦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然而,秦国旧贵族在暗中谋划,企图推翻变法。
第12集
秦孝公身患重病,太子驷逐渐长大成人。公子虔等旧贵族势力试图拉拢太子驷,企图在秦孝公去世后恢复旧制。卫鞅察觉到局势的变化,一方面加紧对变法成果的巩固,另一方面担忧秦国未来的走向。秦孝公为了确保变法能够延续,对太子驷进行了严厉的教导和考验。
第13集
秦孝公病情加重,自知时日无多,他将卫鞅召至病榻前,欲将国君之位禅让给卫鞅,以保证变法的持续推行,卫鞅坚决推辞。秦孝公随后安排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在他死后,卫鞅能够继续得到支持推行变法。不久,秦孝公驾崩,太子驷即位,是为秦惠文王。
第14集
秦惠文王即位后,公子虔等旧贵族势力诬告卫鞅谋反。秦惠文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平衡各方势力,下令逮捕卫鞅。卫鞅被迫逃亡,在逃亡途中,因他自己制定的法令,无处可藏,最终回到封地商於,起兵反抗,兵败后被秦军俘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