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 马可:饰演屈原,楚国大才子,心怀壮志,一心报国,倡导变法图强,却因奸佞当道,屡遭陷害,在历史的洪流中坚守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张馨予:饰演莫愁女,出生于民间的奇女子,性格直爽、敢爱敢恨,与屈原相知相爱,一路相伴,在动荡的局势中为屈原排忧解难。
乔振宇:饰演楚怀王,楚国国君,前期雄心勃勃,欲有一番作为,但性格优柔寡断,易受奸人蒙蔽,后期使楚国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
易烊千玺:饰演少年屈原,展现了屈原年少时期的聪慧、才情与抱负,意气风发,初露锋芒。
剧情分集介绍(由于剧集较多,以下选取关键情节概括) 第1 - 5集:初露锋芒与情愫萌生 故事开篇,少年屈原(易烊千玺饰)才华横溢,在学堂中崭露头角,其见解独到令众人刮目相看。
同时,莫愁女(张馨予饰)在民间以独特的性格和身手闻名。
机缘巧合下,屈原与莫愁女相遇,二人不打不相识,彼此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此时,楚怀王(乔振宇饰)正欲有所作为,广纳贤才,屈原凭借出众的学识得到怀王赏识,开始踏入楚国朝堂,为日后施展抱负埋下伏笔。
第6 - 10集:朝堂风云与情感升温 屈原进入朝堂后,积极提出变法主张,却遭到以子兰(李子峰饰)、靳尚(刘冠麟饰)为首的保守势力强烈反对。
在朝堂斗争的漩涡中,屈原坚守初心,据理力争。
莫愁女心系屈原,常为他排忧解难,两人感情逐渐升温。
楚怀王在变法一事上摇摆不定,既欣赏屈原的才华与志向,又忌惮保守势力的压力,楚国朝堂局势愈发复杂。
第11 - 15集:阴谋浮现与危机四伏 子兰、靳尚等人不甘心变法威胁自身利益,暗中勾结外敌,设计陷害屈原。
他们利用楚怀王多疑的性格,散布谣言,致使怀王对屈原产生猜忌。
莫愁女察觉危险逼近,全力保护屈原,但屈原仍因奸人诬陷被怀王疏远。
楚国边境也因外敌挑衅,局势紧张,内忧外患的局面开始显现。
第16 - 20集:流放之路与不离不弃 屈原终因谗言被楚怀王流放。
莫愁女毫不犹豫地追随屈原,一同踏上艰苦的流放之旅。
在流放途中,他们深入民间,目睹百姓疾苦,屈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尽管生活困苦,环境恶劣,但两人相互扶持,感情愈发深厚。
与此同时,楚国国内政治愈发腐败,军事上也连连失利。
第21 - 25集:挣扎与希望 流放期间,屈原并未放弃,他通过诗歌抒发内心的情感与志向,其作品在民间广泛流传,激励着百姓。
莫愁女四处奔走,试图为屈原洗刷冤屈。
而楚怀王在经历一系列挫折后,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对屈原的思念也日益加深。
楚国上下,一些有识之士也意识到国家的危机,暗中支持屈原的变法理念,局势似乎出现一丝转机。
第26 - 30集:风云突变 然而,就在局势稍有缓和之时,秦国加紧对楚国的攻势。
子兰、靳尚等人为求自保,竟与秦国勾结,出卖楚国利益。
楚怀王在关键时刻再次被奸人蒙蔽,做出错误决策,导致楚国在战争中惨败,国土沦陷。
屈原心急如焚,渴望回到郢都,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第31 - 35集:郢都沦陷 秦国大军压境,郢都岌岌可危。
屈原不顾个人安危,赶回郢都,试图劝说楚怀王奋起抵抗。
但此时的怀王已病入膏肓,无力回天。
郢都最终沦陷,百姓流离失所。
莫愁女与屈原一起,看着曾经繁华的都城化为废墟,心中充满悲愤。
他们决定带领百姓转移,保存楚国的希望火种。
第36 - 40集:复国之志 在流亡过程中,屈原和莫愁女团结楚国遗民,积极组织力量,准备复国。
他们四处联络旧部,招募新兵,训练军队。
同时,屈原通过诗歌鼓舞士气,凝聚人心。
然而,秦国并不打算放过楚国残余势力,不断派兵追杀。
楚国遗民在屈原和莫愁女的带领下,顽强抵抗,在艰难的环境中坚守复国的信念。
第41 - 45集:生死考验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莫愁女为保护屈原身负重伤。
屈原心急如焚,四处寻找良药为莫愁女疗伤。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两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彼此的重要性。
楚国遗民的反抗行动也引起了其他诸侯国的关注,一些国家开始暗中支持楚国复国,局势出现新的变化。
第46 - 50集:曙光初现 经过不懈努力,楚国遗民的力量逐渐壮大。
在各方势力的支持下,他们发起了对秦军的反击。
战场上,屈原指挥若定,士兵们奋勇杀敌。
经过一系列艰苦战斗,楚军取得了一些胜利,收复了部分失地。
楚国复国的曙光初现,百姓们看到了希望,士气大振。
第51 - 55集:内部纷争 然而,随着楚国局势的好转,内部却出现了纷争。
一些旧贵族企图恢复往日的特权,与主张变法的屈原等人产生分歧。
这些纷争严重影响了楚国的团结和复国进程。
莫愁女协助屈原努力调解各方矛盾,稳定局势。
但此时,外部秦国又在酝酿新的阴谋,楚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困境。
第56 - 59集(大结局):以身殉国与精神永存 秦国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楚国虽奋力抵抗,但终因实力悬殊难以抵挡。
屈原深知楚国大势已去,他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投江自尽。
莫愁女悲痛欲绝,但她明白屈原的遗愿,决心继承屈原的精神,继续为楚国的复兴而努力。
楚国百姓听闻屈原投江的噩耗,纷纷自发前来悼念。
屈原的爱国精神和高尚品格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着后世子孙为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而奋斗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