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颂》主演 唐国强:饰演毛泽东,生动展现了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卓越的领导才能、深邃的思想以及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带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艰苦奋斗,为革命事业指明方向。
刘劲:扮演周恩来,刻画了周恩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辞辛劳、殚精竭虑,在复杂的政治环境和艰难的革命斗争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和决策作用。
马晓伟:饰演蒋介石,呈现出蒋介石在国共关系、抗日战争局势下复杂多变的心态和政治手段,展现了其在历史进程中的多面形象。
剧情分集介绍 第1集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华北,妄图吞并中国。
全国抗日呼声日益高涨,而蒋介石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继续围剿红军。
中共中央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踏上长征之路。
毛泽东等领导人在艰难的长征途中,不断思考革命的前途和方向,为到达延安后的新局面奠定基础。
第2集 红军历经千辛万苦,突破重重封锁,终于抵达陕北。
延安这片土地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新的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来到延安后,立即投入到巩固根据地、发展党组织和武装力量的工作中,号召全体军民团结一致,为抗日救亡做准备。
第3集 蒋介石不甘心红军在延安站稳脚跟,调集重兵对陕北根据地发动新一轮“围剿”。
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毛泽东等领导人冷静分析局势,制定灵活的作战策略。
红军战士们英勇奋战,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成功击退敌人的进攻,保卫了延安根据地。
第4集 在延安,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吸引了大批爱国青年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事业。
这些热血青年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活力,同时也面临着艰苦环境的考验。
毛泽东等领导人十分关心青年的成长,鼓励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为民族解放事业贡献力量。
第5集 随着抗日形势的日益严峻,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周恩来等人为实现国共合作进行了一系列艰苦的谈判工作。
在与国民党代表的接触中,周恩来凭借坚定的原则和高超的谈判技巧,努力争取有利条件,推动合作进程。
第6集 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杨虎城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
消息传来,延安方面高度关注。
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第7集 周恩来亲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以及蒋介石的代表进行谈判。
在复杂的局势中,周恩来充分发挥智慧和外交才能,协调各方利益,最终促使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为全民族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一事件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国共合作的步伐加快。
第8集 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
中国共产党积极响应,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
朱德总司令率领八路军将士在华北战场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等一系列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
第9集 在延安,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开展整风运动。
毛泽东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学习和讨论,反思自身问题,提高思想觉悟,使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10集 随着抗战的持续,根据地面临着物资匮乏、经济困难等问题。
为了克服困难,毛泽东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
军民们齐心协力,开垦荒地、纺纱织布,通过辛勤劳动实现了粮食和物资的自给自足,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11集 国际形势发生变化,苏联对中国抗战给予一定支持。
同时,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开始关注中国战场。
延安方面积极与国际友人交流合作,向世界展示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和坚定决心。
斯诺等外国记者来到延安,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情况,并向全世界传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事迹。
第12集 国民党反动派在抗战期间仍不时制造摩擦,对根据地进行封锁和进攻。
中国共产党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予以坚决回击。
在军事斗争的同时,也通过政治宣传和外交途径,揭露国民党的反动行径,争取国内外舆论的支持。
第13集 在延安,文化艺术事业蓬勃发展。
文艺工作者们深入生活,创作了大量反映抗战题材的优秀作品,如《黄河大合唱》等。
这些作品激发了广大军民的抗日热情,丰富了根据地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化自信和创造力。
第14集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调整战略,对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扫荡”。
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斗争,采取游击战、地道战等多种战术,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同时,根据地军民积极开展反“扫荡”斗争,保卫家园。
第15集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明确了党的任务和奋斗目标。
这次大会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政治基础。
第16集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推进,中国抗战形势也逐渐好转。
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对日军展开局部反攻。
在延安,军民们密切关注战局变化,为即将到来的全面胜利做好准备。
第17集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延安城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军民们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毛泽东等领导人发表讲话,强调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同时展望未来,号召全国人民为建设一个和平、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第18集 抗战胜利后,国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国共两党面临着和平建国还是内战的抉择。
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和平民主,派毛泽东、周恩来等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等与国民党代表进行了艰苦的协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的诚意和决心。
第19集 尽管中国共产党做出巨大努力,但国民党反动派仍妄图发动内战。
蒋介石调集军队,对解放区进行挑衅。
延安方面密切关注局势发展,做好应对内战的准备。
同时,继续通过各种渠道呼吁和平,揭露国民党的内战阴谋,争取国内外正义力量的支持。
第20集(大结局) 面对国民党的内战行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解放战争全面爆发。
毛泽东等领导人在延安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
随着战局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指挥作战,党中央主动撤离延安。
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如同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向着全国胜利大步迈进,预示着一个崭新的中国即将诞生,全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