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一般地,设函数y=f(x)(x∈A)的值域是C,若找得到一个函数g(y)在每一处g(y)都等于x,这样的函数x=g(y)(y∈C)叫做函数y=f(x)(x∈A)的反函数,记作x=f−1(y) 。习惯上用x表示自变量,用y表示因变量,所以反函数通常写成y=f−1(x)。
求反函数的步骤:
步骤一:从原函数y=f(x)中解出x
例如对于函数y=2x+1,通过移项求解x,可得x=2y−1。
步骤二:互换x与y
将x=2y−1中的x与y互换,得到y=2x−1,这就是y=2x+1的反函数。
步骤三:确定反函数的定义域
反函数的定义域就是原函数的值域。对于y=2x+1,其值域是R,所以y=2x−1的定义域也是R。
一些常见函数类型的反函数公式示例:
一次函数:
对于一次函数y=kx+b(k=0),先解出x:x=ky−b,互换x与y后,反函数为y=kx−b,其定义域和值域均为R。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y=ax(a>0,a=1),解出x得x=logay,互换x与y后,反函数是y=logax(a>0,a=1)。指数函数y=ax的值域是(0,+∞),所以其反函数y=logax的定义域是(0,+∞)。
例如y=2x的反函数是y=log2x,定义域为(0,+∞)。
幂函数:
以y=x3为例,解出x得x=3y
,互换x与y后,反函数为y=3x
,其定义域和值域均为R 。
反函数的性质相关公式:
原函数y=f(x)与其反函数y=f−1(x)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若点(a,b)在y=f(x)的图像上,则点(b,a)一定在y=f−1(x)的图像上。
若f(x)在其定义域A上是单调函数,则其反函数f−1(x)在其定义域(即f(x)的值域)上也是单调函数,且单调性相同。
f(f−1(x))=x(x在f−1(x)的定义域内),f−1(f(x))=x(x在f(x)的定义域内)。例如对于y=2x+1及其反函数y=2x−1,有f(f−1(x))=2×2x−1+1=x−1+1=x,f−1(f(x))=2(2x+1)−1=22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