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三绝是哪三绝
《三国演义》中的“三绝”指的是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
这是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一文中对三人的评价,高度概括了他们极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智绝——诸葛亮 诸葛亮被视为智慧的化身,他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非凡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为刘备制定了战略规划;在赤壁之战中,他巧借东风,帮助孙刘联军大破曹军;安居平五路,仅凭借巧妙安排和外交手段,就化解蜀汉面临的五路大军进攻;七擒孟获,以攻心为上,展现出卓越的军事谋略和政治智慧;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上演空城计吓退司马懿,无不彰显其神机妙算。
义绝——关羽 关羽以“义”著称于世,其义薄云天,对刘备忠心耿耿。
他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后,始终追随刘备,不离不弃。
曹操为招降关羽,赐予诸多优厚待遇,但关羽得知刘备下落,毅然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回归刘备身边,诠释了对兄弟之义的坚守。
在赤壁之战后,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念及昔日恩情,不顾军令状,放走曹操,体现了他恩怨分明、不忘旧情的义气。
奸绝——曹操 曹操性格复杂,“奸”的特点十分突出。
他多疑猜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例如,因误会吕伯奢一家,便将其全家杀害,还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的极端言论;在政治上,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汉献帝牢牢掌控在手中,以此来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用人方面,虽然唯才是举,但对有威胁的人毫不留情,如设计杀害杨修等,这些行为都凸显了他的“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