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地有声”原形容文学作品文辞优美,声韵铿锵。
现在多用来形容话语豪迈有力、坚定自信,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该词出自《晋书·孙绰传》,孙绰写了一篇颇为得意的《天台赋》,拿给朋友范荣期看,并说:“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意思是让对方把文章扔到地上,会发出钟磬般响亮优美的声音。
后来人们由此引申出“掷地有声”这个成语。
在日常生活和书面表达中,“掷地有声”常用来突出某人讲话内容重要、有分量。
比如“他在会议上提出的改革方案掷地有声,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 ,这里就体现出方案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