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树的古诗十首
以下为你推荐十首写树的古诗: 唐代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诗的前两句将柳树比作一位经过精心装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后两句则以奇妙的想象,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活力。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赏析:诗人通过描写古寺中清晨的景色,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幽的氛围,其中“高林”不仅描绘了树木的高大,也为全诗定下宁静基调。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赏析:此诗描绘了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虽然没有直接对树进行细致刻画,但通过描写花落、月出、鸟鸣等动态场景,衬托出山林中树木环绕的静谧环境。
《酬张少府》——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赏析:“空知返旧林”一句中的“旧林”,表达诗人归隐山林的愿望,林中树木成为其向往宁静生活的寄托。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赏析: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是千古名句,描绘了一幅秋意盎然的山野图,每一棵树都染上了秋天的色彩,在落日余晖下显得萧瑟而壮美。
宋代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赏析:这首诗通过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赞颂了身处困境不屈不挠的精神。
虽重点写梅花这种树,但意在托物言志。
《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赏析:“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到来,江南大地一片翠绿的景象,其中自然少不了树木被春风染绿的画面,一个“绿”字将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元代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枯藤老树昏鸦”选取了枯萎的枝蔓、衰老的树木和黄昏时归巢的乌鸦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烘托出旅人内心的哀愁。
清代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赏析:“拂堤杨柳醉春烟”形象地描绘了春日里杨柳依依,枝条轻拂着堤岸,仿佛沉醉在烟雾般的水汽之中的美好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南北朝 《敕勒歌》——乐府诗集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赏析:这首民歌虽未直接聚焦于树,但描绘的广袤草原背景中必然有树木点缀,整体勾勒出北方大草原雄浑壮阔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