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口相声(打成语一)
虚火是中医概念,多因体内阴液亏虚,不能制阳,阳气相对亢盛而出现热象。
虚火可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不同类型虚火症状有一定差异: 阴虚火旺 全身性症状:常见身体消瘦,由于阴虚不能滋养形体,身体代谢异常,能量消耗相对增加所致;同时伴有腰膝酸软,这是因为肾阴亏虚,不能濡养腰膝。
患者还容易出现失眠多梦,是由于阴虚阳亢,虚热扰神,导致心神不安。
头面部症状: 五官:经常感到咽干口燥,尤其在夜间或长时间不饮水时明显,这是因为阴虚津液不能上承滋润口腔和咽喉;眼睛干涩、视物模糊,是肝阴不足,不能滋养目窍引起;鼻腔干燥,甚至可能出现少量鼻血,因肺阴亏虚,鼻窍失于濡润;牙龈肿痛、牙齿松动,多因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于齿龈。
面色:两颧潮红,这是阴虚内热,虚火上泛于面部的表现,一般为午后或夜间加重。
二便症状:小便短黄,是由于阴虚津液亏少,尿液生成和排泄受到影响;大便干结,多日一行,这是因为肠道阴液不足,传导失常。
情志症状:性情急躁易怒,这是由于阴虚不能涵敛阳气,阳气偏亢,扰动心神,从而影响情绪调节。
生殖系统症状:对于男性,可能出现遗精、早泄等症状,多因肾阴亏虚,相火妄动,扰动精室;女性则可能出现月经量少、经期提前或闭经等月经不调症状,这与阴虚血海空虚,冲任失调有关。
气虚火旺 全身性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身体容易疲倦,活动后症状加剧,这是因为气虚,身体机能衰退,能量供应不足;同时伴有自汗,即不因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出汗,活动后出汗更明显,这是由于气虚不能固摄津液所致。
发热症状:发热特点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8℃以下,劳累后发热症状会加重,休息后稍有缓解,此为中气不足,虚火内生。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进食量减少,饭后胃脘部胀满不适,这是因为脾胃气虚,运化功能减弱;还可能出现大便溏薄,即大便不成形,质地稀软,次数增多,这是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停的表现。
虚火的症状表现较为复杂,每个人的具体症状可能不尽相同,且多种症状可同时出现。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中医师进行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