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三篇
发布日期:2025-03-26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船、弯”等 11 个生字和横折钩、竖弯钩 2 个笔画;会写“月、儿”等 4 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课文;难点是体会儿歌所描绘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朗读感悟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闪烁的小星星》,引导学生跟唱,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提问:在晴朗的夜晚,我们抬头看天空,能看到什么?引出月亮,展示不同形状月亮的图片,引出课题《小小的船》。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指读,圈出生字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片,采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如开火车读、指名读、小组读等。
利用课件演示,讲解横折钩、竖弯钩 2 个新笔画,指导学生书写“月、儿、头、里”4 个字。
先示范笔画顺序,学生书空,再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引导学生逐句朗读课文,思考:“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把月亮比作小船? 结合图片和生活实际,理解“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感受月亮的形状特点。
提问:“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坐在月亮船上的情景,感受夜空的美丽。
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如分角色读、配乐读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四)拓展延伸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夜空中还看到过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开展绘画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心目中的夜空画下来。
(五)课堂小结 回顾课文内容,再次强调夜空的美丽,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夜空,发现更多的美。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把课文朗诵给爸爸妈妈听,并和他们分享自己画的夜空图。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二 一、教学目标 认识 11 个生字,掌握 2 个新笔画,会写 4 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语感。
激发学生对宇宙空间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难点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情境,感受夜空之美。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浩瀚星空的视频,展示美丽的夜空,繁星闪烁,月亮弯弯。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夜空美不美?想不想坐着小船到夜空中去看看?引出课题《小小的船》。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互相纠正读音。
教师检查朗读情况,通过摘苹果游戏(将生字写在苹果卡片上,让学生上台摘苹果并认读生字)等方式,巩固生字的认读。
(三)精读品味,感悟意境 图文结合,理解诗句。
展示课文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月亮的形状,理解“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角色扮演,体会情感。
让学生扮演文中的“我”,闭上眼睛想象坐在月亮船上的情景,感受“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指导朗读,读出韵味。
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停顿和语调,如“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学生模仿朗读,分组比赛读。
(四)小组合作,识字写字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讨论记忆生字的方法,如编字谜、加一加、减一减等。
教师讲解生字的结构和笔画,示范书写“月、儿、头、里”。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书写心得,然后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规范。
(五)拓展创新,激发想象 启发提问:如果你坐在月亮船上,你还会看到什么?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开展“我是小诗人”活动,让学生仿照课文创编诗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表扬学生的积极表现,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宇宙的奥秘。
(七)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坐在月亮船上看到的景象,写在作业本上。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三 一、教学目标 学会 11 个生字,认识 2 个新笔画,正确书写 4 个生字。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培养学生欣赏美、追求美的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难点是引导学生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猜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展示不同艺术形式表现的月亮图片,如绘画、剪纸等,引出课题《小小的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感知 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感受课文的韵律。
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读音是否正确。
(三)识字教学 出示生字,带拼音认读,多种形式读准字音。
去掉拼音认读,采用小组竞赛、个人挑战等方式巩固识字。
利用字理识字、动作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如“坐”字,通过让学生模拟坐姿来理解。
学习新笔画横折钩、竖弯钩,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
(四)精读课文 逐句朗读分析。
读第一句,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弯弯”“小小的”“两头尖”,感受月亮的形状。
读第二句,让学生想象自己坐在月亮船上,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配乐朗读,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引导背诵,先一句一句背,再连起来背,采用填空、接龙等方式帮助学生背诵。
(五)写字指导 分析“月、儿、头、里”的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示范书写,边写边强调笔画顺序和书写要点。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及时纠正书写姿势和错误写法。
(六)拓展活动 开展“月亮知识小百科”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月亮的知识。
组织“月亮主题手工制作”,如用彩纸折小船、画月亮等。
(七)课堂总结 回顾课文内容,强调夜空的美妙和学习的收获,鼓励学生热爱大自然。
(八)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制作一张关于月亮的手抄报,内容可以包括月亮的知识、自己画的月亮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