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大全 > 母婴知识 > 宝宝教育 > 早教正文

探究凹透镜成像的规律,注意是凹透镜

发布日期:2025-04-11

实验器材

光具座、凹透镜、光屏、蜡烛、火柴等。

实验步骤

摆放器材:将蜡烛、凹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让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确定焦距:可以通过平行光聚焦法等方法先测出凹透镜的焦距 ff

改变物距进行实验

物距 u>2fu\gt 2f:点燃蜡烛,将蜡烛放在距离凹透镜大于两倍焦距的地方,移动光屏,观察光屏上能否接收到像。此时会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清晰的像。但是通过凹透镜向蜡烛方向观察,可以看到正立、缩小的虚像。

物距 u=2fu = 2f:把蜡烛移到距离凹透镜等于两倍焦距的位置,同样移动光屏,光屏上依旧无法得到像,通过凹透镜观察,看到的仍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物距 f<u<2ff\lt u\lt 2f:将蜡烛置于距离凹透镜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再次尝试在光屏上找像,光屏上无像,从凹透镜另一侧观察,看到正立、缩小的虚像。

物距 u=fu = f:把蜡烛放在焦点处,在光屏上找不到像,从凹透镜另一侧观察,看到正立、缩小的虚像。

物距 u<fu\lt f:将蜡烛移到距离凹透镜小于一倍焦距的地方,光屏上还是没有像,透过凹透镜观察,看到正立、缩小的虚像。

 

实验结论

成像性质:凹透镜始终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像与物的位置关系:像和物体在凹透镜的同侧。

应用:凹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近视眼镜就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使原本成像在视网膜前的像后移,从而让近视眼患者看清物体 。

你感兴趣的

编辑推荐

今日推荐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