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是什么意思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
以下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校本教研: 核心要素 为了学校:校本教研的目的是促进学校的发展,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解决学校在实际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形成学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基于学校:研究的问题来源于学校自身的实践情境,是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真实存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非脱离学校实际的理论假设。
在学校中:强调研究的主体是学校的教师,他们身处教学一线,对教学实际情况最为了解。
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开展研究,将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边教学边研究,以研究促教学 。
主要特征 针对性强:紧密围绕学校自身的实际问题展开,能够精准地解决学校发展和教师教学中面临的具体困难,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主体性突出: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实践者,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融入到研究中,同时又能及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灵活性高:研究方式和时间安排较为灵活,可以根据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既可以是个人的教学反思和探索,也可以是教师团队的合作研究;研究时间既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也可以结合学校的教研活动时间进行。
常见形式 教学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思考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提出改进措施。
这是一种最基本、最常见的校本教研形式,有助于教师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伴互助:教师之间相互观摩课堂教学、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问题。
例如开展公开课、示范课、同课异构等活动,教师们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专业引领:邀请校外的教育专家、学者或优秀教师到学校进行讲座、指导教学、参与课题研究等,为学校的校本教研提供专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帮助教师拓宽视野,更新教育观念。
课题研究:针对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教师开展专题课题研究。
通过系统的研究方法,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
积极作用 对教师而言:校本教研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不断学习、反思和成长的平台,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
同时,通过参与教研活动,教师能够增强对教学工作的认同感和成就感。
对于学校来说:有助于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学校的特色和品牌。
此外,校本教研还能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增强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