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是什么意思
“帛”读音为“bó”,它在汉语里主要指丝织品的总称,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字义:在古代,“帛”专指经过加工、染色等工序制成的丝织物,是贵族和上层社会常用的衣料,也是一种重要的财富和礼物形式。
《说文》中提到:“帛,缯也。
”《玉篇》也说:“帛,锦缯之通名也。
” 可见,“帛”在古文中常常作为丝织品的统称。
像“化干戈为玉帛”里的“帛”,就代表着丝织品,这句话意思是把战争冲突转化为和平友好,用美玉和丝织品象征友好往来。
文化含义 书写材料:在纸张发明之前,帛也曾被用作书写材料,与竹简等共同承担记录信息的功能。
由于帛的质地柔软、便于书写和携带,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裁剪成不同的尺寸,所以受到一些文人墨客和贵族阶层的喜爱。
但因其成本较高,无法像竹简那样广泛使用。
例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量帛书,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文化、医学等诸多领域,为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礼仪象征:在古代礼仪制度中,帛扮演着重要角色,常被用于祭祀、朝贡、赏赐等仪式。
在祭祀活动中,人们会献上帛等祭品,表达对神灵、祖先的敬意;帝王在赏赐功臣或接待外国使节时,也会赐予帛,彰显恩宠。
比如在《周礼》记载的多种礼仪场合中,都有关于使用帛的详细规定。
艺术载体:帛还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
许多古代绘画作品绘制在帛上,如著名的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这些帛画线条流畅、色彩绚丽,展现了当时高超的绘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