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大全 > 学习大全 > 诗歌文学正文

有关于材料力学的试题

发布日期:2025-04-13

以下为您提供一套包含多种题型的材料力学试题示例,涵盖基础概念、计算分析等方面,帮助您全面巩固知识。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低碳钢材料在拉伸试验过程中,不发生明显塑性变形时的最大应力称为( )
A. 比例极限 B. 屈服强度 C. 抗拉强度 D. 弹性极限

材料的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越大,则材料的( )越好。
A. 弹性 B. 塑性 C. 韧性 D. 硬度

圆截面杆受扭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布规律是( )
A. 均匀分布 B. 线性分布,中性轴处为零,边缘处最大
C. 抛物线分布 D. 不确定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计算公式为σ=MyIz\sigma=\frac{M y}{I_{z}},其中IzI_{z}是指( )
A. 横截面对中性轴zz的惯性矩 B. 横截面对形心轴的静矩
C. 横截面对任意轴的惯性矩 D. 以上都不对

两根细长压杆,材料及约束情况均相同,若两杆长度之比为l1:l2=2:1l_1:l_2 = 2:1,则两杆临界力之比Fcr1:Fcr2F_{cr1}:F_{cr2}为( )
A. 1:21:2 B. 1:41:4 C. 2:12:1 D. 4:14:1

单元体在某一平面内的剪应力互等定理的依据是( )
A. 二力平衡原理 B. 力的平移定理
C.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D. 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

图示结构中,AB 杆的变形为( )
A. 拉伸 B. 压缩 C. 弯曲 D. 拉弯组合

(此处应配有相应结构示意图,显示 AB 杆受力情况,因文本形式无法给出完整图形,实际做题时需有图辅助理解)

材料的弹性模量EE反映了材料的( )
A. 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B. 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
C. 抵抗破坏的能力 D. 抵抗冲击的能力

矩形截面梁,若其它条件不变,将横截面的高度增大一倍,则梁的最大正应力是原来的( )
A. 12\frac{1}{2} B. 14\frac{1}{4} C. 18\frac{1}{8} D. 不变

对于轴向拉压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杆内各点位移均为零,则杆无变形
B. 若杆的总变形为零,则各截面无位移
C. 若某一段杆内变形为零,则该段内各截面无位移
D. 若某一截面位移为零,则该截面上各点无应力

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材料力学研究的构件基本变形形式有拉伸与压缩、______、扭转和弯曲。

低碳钢拉伸试验的应力 - 应变曲线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弹性阶段、______、强化阶段和局部变形阶段。

圆截面扭转时的抗扭截面系数Wp=πd316W_{p} = \frac{\pi d^{3}}{16}dd为圆截面直径),其单位是______。

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为EIy=±M(x)EIy'' = \pm M(x),其中EIEI称为______。

细长压杆的临界力公式Fcr=π2EI(μl)2F_{cr}=\frac{\pi^{2}EI}{(\mu l)^{2}},式中μ\mu称为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15 分)

简述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并说明这些假设的作用。

什么是梁的合理截面形状?如何衡量梁截面形状的合理性?

简述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四、计算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一轴向拉杆,如图所示,已知杆的横截面面积A=200mm2A = 200mm^{2},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E = 200GPa,外力F=40kNF = 40kN。求杆的总伸长量Δl\Delta l

(此处应配有轴向拉杆受力示意图,显示杆的长度标注、受力方向等信息,因文本形式无法给出完整图形,实际做题时需有图辅助理解)

一实心圆轴,直径d=50mmd = 50mm,受扭矩T=1.5kNmT = 1.5kN\cdot m作用。已知材料的许用切应力[τ]=60MPa[\tau]=60MPa,切变模量G=80GPaG = 80GPa。试校核该轴的强度,并计算轴表面处的切应变γ\gamma

简支梁受力如图所示,已知F=10kNF = 10kNl=4ml = 4m,梁的横截面为矩形,b=100mmb = 100mmh=200mmh = 200mm。试求梁的最大正应力,并指出最大正应力所在位置。

(此处应配有简支梁受力示意图,显示梁的支撑点、受力点位置及方向等信息,因文本形式无法给出完整图形,实际做题时需有图辅助理解)

一两端铰支的细长压杆,长度l=3ml = 3m,横截面为圆形,直径d=80mmd = 80mm,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E = 200GPa。求该压杆的临界力FcrF_{cr}。若将该压杆一端固定,一端自由,临界力变为多少?

答案

一、选择题

B

B

B

A

B

C

D

A

B

A

二、填空题

剪切

屈服阶段

m3m^{3}

抗弯刚度

长度因数

三、简答题

基本假设及作用

连续性假设:认为材料在整个体积内毫无空隙地充满物质。作用是可以将构件的某些物理量(如应力、应变等)看作是连续分布的,从而可以用微积分等数学工具来研究构件的力学性能。

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力学性能完全相同。作用是可以从构件内任取一微小部分进行研究,然后将结果应用于整个构件。

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在各个方向上的力学性能相同。作用是使得在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时,无需考虑方向的影响,简化了问题的分析。

小变形假设:认为构件在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变形与构件的原始尺寸相比极其微小。作用是在研究构件的平衡和变形时,可以忽略变形对构件尺寸和外力作用位置的影响,从而使计算大为简化。

 

梁的合理截面形状及衡量合理性方法
梁的合理截面形状是在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能使梁承受较大的弯矩,也就是能使梁的最大正应力较小的截面形状。衡量梁截面形状合理性的指标是截面的抗弯截面系数WzW_z与截面积AA的比值,比值越大,截面形状越合理。例如,矩形截面梁高度大于宽度放置比宽度大于高度放置更合理;工字形截面、槽形截面等比矩形截面更能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是较为合理的截面形状。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减小压杆的长度:压杆的临界力与长度的平方成反比,减小长度能显著提高临界力,从而提高稳定性。

改善杆端约束条件:杆端约束越强,长度因数μ\mu越小,临界力越大。例如将两端铰支改为两端固定,可提高压杆的稳定性。

合理选择截面形状:在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选择惯性矩II较大的截面形状,如空心圆截面、工字形截面等,可提高压杆的稳定性。

选用弹性模量 E 较大的材料:对于细长压杆,临界力与弹性模量成正比,选用弹性模量较大的材料可提高压杆的稳定性,但对于中长杆和短杆,材料的影响相对较小。

 

四、计算题

首先求杆的应力σ\sigma
根据轴向拉压杆应力公式σ=FA\sigma=\frac{F}{A},已知F=40kN=40×103NF = 40kN = 40\times10^{3}NA=200mm2=200×106m2A = 200mm^{2}=200\times10^{-6}m^{2},则σ=40×103200×106=200×106Pa=200MPa\sigma=\frac{40\times10^{3}}{200\times10^{-6}} = 200\times10^{6}Pa = 200MPa

然后求杆的总伸长量Δl\Delta l
由胡克定律Δl=σlE\Delta l=\frac{\sigma l}{E},本题未提及杆长,设杆长为ll,已知E=200GPa=200×109PaE = 200GPa = 200\times10^{9}Pa,则Δl=200×106×l200×109=103l\Delta l=\frac{200\times10^{6} \times l}{200\times10^{9}} = 10^{-3}lmm)。若给定杆长具体数值,代入即可求出具体伸长量。

 

强度校核
圆轴扭转时的最大切应力公式为τmax=TWp\tau_{max}=\frac{T}{W_{p}},其中Wp=πd316W_{p}=\frac{\pi d^{3}}{16}d=50mm=0.05md = 50mm = 0.05m),T=1.5kNm=1.5×103NmT = 1.5kN\cdot m = 1.5\times10^{3}N\cdot m
先计算Wp=π×(0.05)3162.45×105m3W_{p}=\frac{\pi\times(0.05)^{3}}{16}\approx 2.45\times10^{-5}m^{3}
τmax=1.5×1032.45×10561.2×106Pa=61.2MPa\tau_{max}=\frac{1.5\times10^{3}}{2.45\times10^{-5}}\approx 61.2\times10^{6}Pa = 61.2MPa
已知许用切应力[τ]=60MPa[\tau]=60MPa,因为τmax=61.2MPa>[τ]\tau_{max}=61.2MPa > [\tau],所以该轴强度不满足要求。

计算轴表面处的切应变γ\gamma
由剪切胡克定律τ=Gγ\tau = G\gamma可得,γ=τmaxG\gamma=\frac{\tau_{max}}{G},已知G=80GPa=80×109PaG = 80GPa = 80\times10^{9}Pa,则γ=61.2×10680×109=7.65×104\gamma=\frac{61.2\times10^{6}}{80\times10^{9}} = 7.65\times10^{-4}

 

求梁的最大弯矩
简支梁在跨中受集中力作用时,最大弯矩在跨中截面,Mmax=Fl4M_{max}=\frac{Fl}{4},已知F=10kN=10×103NF = 10kN = 10\times10^{3}Nl=4ml = 4m,则Mmax=10×103×44=10×103NmM_{max}=\frac{10\times10^{3}\times4}{4}=10\times10^{3}N\cdot m

计算梁的抗弯截面系数WzW_z
矩形截面的抗弯截面系数Wz=bh26W_z=\frac{bh^{2}}{6},已知b=100mm=0.1mb = 100mm = 0.1mh=200mm=0.2mh = 200mm = 0.2m,则Wz=0.1×(0.2)266.67×104m3W_z=\frac{0.1\times(0.2)^{2}}{6}\approx 6.67\times10^{-4}m^{3}

求梁的最大正应力σmax\sigma_{max}
根据梁的正应力公式σmax=MmaxWz\sigma_{max}=\frac{M_{max}}{W_z},则σmax=10×1036.67×10415×106Pa=15MPa\sigma_{max}=\frac{10\times10^{3}}{6.67\times10^{-4}}\approx 15\times10^{6}Pa = 15MPa

最大正应力所在位置
最大正应力在梁跨中截面的上下边缘处。

 

两端铰支时
对于两端铰支的压杆,长度因数μ=1\mu = 1
圆截面的惯性矩I=πd464I=\frac{\pi d^{4}}{64}d=80mm=0.08md = 80mm = 0.08m),则I=π×(0.08)4642.01×106m4I=\frac{\pi\times(0.08)^{4}}{64}\approx 2.01\times10^{-6}m^{4}
由临界力公式Fcr=π2EI(μl)2F_{cr}=\frac{\pi^{2}EI}{(\mu l)^{2}},已知E=200GPa=200×109PaE = 200GPa = 200\times10^{9}Pal=3ml = 3mμ=1\mu = 1,则Fcr=π2×200×109×2.01×106(1×3)2447.6×103N=447.6kNF_{cr}=\frac{\pi^{2}\times200\times10^{9}\times2.01\times10^{-6}}{(1\times3)^{2}}\approx 447.6\times10^{3}N = 447.6kN

一端固定,一端自由时
此时长度因数μ=2\mu = 2
同样I=2.01×106m4I = 2.01\times10^{-6}m^{4}E=200×109PaE = 200\times10^{9}Pal=3ml = 3m,代入临界力公式可得:
Fcr=π2×200×109×2.01×106(2×3)2111.9×103N=111.9kNF_{cr}=\frac{\pi^{2}\times200\times10^{9}\times2.01\times10^{-6}}{(2\times3)^{2}}\approx 111.9\times10^{3}N = 111.9kN

 

你感兴趣的

编辑推荐

今日推荐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