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星星》阅读带答案
发布日期:2025-04-09
天上的星星
贾平凹
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他们烦恼了,却要随意骂我们讨厌,似乎一切烦恼都要我们负担,这便是我们做孩子的不曾明白的。天擦黑,我们才在家捉起迷藏,他们又来烦了,大声呵斥。我们只好蹑蹑地出来,在门前树下的竹席上,躺下去,纳凉是了。
“星星!”妹妹突然叫了一声。
我们都抬起头来,就在我头顶,出现了一颗星星,小小的,却极亮极亮。我们就好奇地数起星星来,数着那是四个光角儿呢,还是五个光角儿,但就在这个时候,那星的周围又出现了几颗星星,就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觉察,就明亮亮地出现了。啊,两颗,三颗十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一时间,漫天星空,一片闪亮。
夜空再也不是荒凉的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学狗的,有操勺的,有挑担的,也有高兴极了,提了灯笼一阵风似的跑的……
我们都快活起来了,一起站在树下,扬着小手。星星们似乎很得意了,向我们挤弄着眉眼,鬼鬼地笑。
过了一会儿,月亮从村东口的那个榆树丫子里升上来了。它总是从那儿出来,冷不丁地,常要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先是玫瑰色的红,接着,就黄了脸,瞬间,它就又白了,极白极白的,夜空里就笼上了一层淡淡的乳白色。我们都不知道这月亮是怎么了,却发现星星少了许多,留下的也淡了许多。这使我们大吃了一惊。
“这是怎么了?”妹妹慌慌地说。
“月亮出来了。”我说。
“月亮出来了为什么星星就少了呢?”
我们闷闷不得其解。坐了一会儿,似乎就明白了:这漠漠的夜空,恐怕是属于月亮的,它之所以由红变黄,由黄变白,一定是生气,嫌星星们不安分,在吓唬它们哩。
“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妹妹说。
我们都没有了话说。我们深深懂得大人的威严,又深深可怜起星星了:月亮不在的时候,它们是多么有精光灵气;月亮出现了,它们就变得这般猥琐了。
我们再也不忍心看那些星星了,低了头走到门前的小溪边,要去洗洗手脸。
溪水浅浅地流着,我们探手下去,才要掬起一抔来,但是,我们差不多全看见了,就在那水底里,有着无数的星星。
“啊,它们藏在这儿了。”妹妹大声地说。
我们赶忙下溪去捞,但无论如何也捞不上来。我们明白了,那一定是星星不能在天上,偷偷躲藏在那里了。我们就再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让它们静静地躲在那里好了。
阅读题目
理清文章思路,填空。
起因:大人们呵斥孩子,孩子们无奈出来纳凉。
经过:孩子们看到__________,觉得星星很有趣;月亮出来后星星变少变淡,孩子们猜测月亮是天上的大人,吓唬了星星。
结果:孩子们在溪边发现__________,决定让它们静静躲在那里。
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夜空再也不是荒凉的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学狗的,有操勺的,有挑担的,也有高兴极了,提了灯笼一阵风似的跑的……
文章结尾说“我们就再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让它们静静地躲在那里好了”,这句话体现了孩子们怎样的心理?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写大人们对孩子的态度,为下文孩子们对星星的同情埋下伏笔。
B. “我们”发现星星少了许多,是因为月亮出来后,光线变强,掩盖了星星的光芒。
C. 文中把星星和月亮分别比作孩子和大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孩子对大人威严的不满和反抗。
D. 本文语言自然清新,充满童真童趣,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纯真、美好情感的怀念。
参考答案
满天星空一片闪亮;水底里有无数的星星
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星星拟人化,赋予星星人的动作和神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星星繁多、形态各异、活泼热闹的特点,表达了孩子们对星星的喜爱之情 。
体现了孩子们对星星的呵护与关爱,不想让大人们打扰到星星,希望星星能在水底安静快乐地生活,也表现出孩子们内心的纯真善良 。
C (“表现了孩子对大人威严的不满和反抗”表述有误,文章主要表达的是孩子对星星的同情以及孩子内心的纯真善良,并没有体现对大人威严的不满和反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