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大全 > 学习大全 > 诗歌文学正文

小学晨检制度

发布日期:2025-04-08

[小学名称]晨检制度

一、目的

为加强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疫情,特制定本晨检制度。

二、责任人

班主任:负责班级学生每日晨检工作的具体实施,详细记录晨检情况,并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汇报异常情况。

校医:指导班主任开展晨检工作,对各班上报的异常情况进行进一步诊断和处理,向学校领导汇报全校晨检信息,并根据情况提出防控建议。

学校领导:全面负责学校晨检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协调各部门工作,根据疫情情况做出相应决策。

##三、晨检时间及地点

时间:每日早晨上课前[具体时间]。

地点:各班级教室。

四、晨检内容

观察学生精神状态:查看学生是否有精神萎靡、疲倦、烦躁、哭闹等异常表现。

检查身体状况:观察学生有无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皮疹、腹泻、呕吐等症状,触摸学生额头判断是否发热。

询问健康情况:询问学生是否有身体不适,如头痛、腹痛、肌肉酸痛等,了解学生在家的饮食、睡眠情况以及接触史(是否接触过传染病患者等)。

五、晨检流程

学生到校:学生在教室门口按秩序排队,等待班主任进行晨检。

班主任晨检:班主任用额温枪测量学生体温,同时观察学生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询问学生健康情况,并做好记录。对于体温异常(体温≥37.3℃)或有其他明显不适症状的学生,班主任应立即将其带至教室外相对隔离的区域,并再次用水银体温计进行复测。

复测确认:使用水银体温计复测体温 5 分钟后读取结果。若体温仍异常或学生不适症状明显,班主任应立即通知校医。

校医处置:校医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到现场,对异常学生进行进一步检查诊断。如确定学生疑似患有传染病,校医应立即通知家长带学生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并做好登记。同时,校医要对该学生所在班级及可能接触的场所进行初步消毒指导。

情况上报:班主任将本班晨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填写《班级晨检记录表》,并上报给学校负责卫生工作的部门(如德育处或总务处)。学校卫生工作负责人汇总全校各班晨检情况后,填写《学校晨检日报表》,每日上午[规定时间]前上报给当地教育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六、后续追踪

班主任追踪: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病情诊断结果和治疗情况,并做好记录。如学生确诊为传染病,班主任要按照学校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合学校做好相关防控工作。

病愈返校:学生病愈后,需持医院开具的康复证明或诊断病历,经校医检查确认无传染性后,方可回班上课。

七、资料存档

学校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保存晨检工作相关资料,包括《班级晨检记录表》《学校晨检日报表》、学生因病缺勤追踪记录等,存档期限为[X]年,以备查阅。

八、培训与宣传

培训:学校定期组织班主任和相关工作人员参加晨检工作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晨检方法、常见传染病的早期症状识别以及疫情报告流程等知识和技能。

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晨检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提高师生和家长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争取家长对学校晨检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九、监督与考核

监督:学校成立晨检工作监督小组,定期对各班级晨检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确保晨检工作落实到位。

考核:将晨检工作纳入班主任和相关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对认真履行职责、工作成绩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未能按照要求开展晨检工作的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相应处罚。

你感兴趣的

编辑推荐

今日推荐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