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物传记的作文(范文3篇)
发布日期:2025-04-03
《苏东坡传》读后感 读完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我仿佛跟随先生的笔触,穿越千年时光,走进了苏东坡波澜壮阔又充满诗意的一生。
苏东坡,这位中国文学史上的巨擘,他的才华令人惊叹。
无论是诗词、散文还是书法、绘画,他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气势磅礴,尽显豪迈之气,将赤壁之战的宏大场面与历史的沧桑变迁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他的散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赤壁赋》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寥寥数语,便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展现出来,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然而,苏东坡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坎坷与磨难。
他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卷入新旧党争,多次被贬谪。
从繁华的京城到偏远的黄州、惠州、儋州,每一次贬谪都是对他身心的巨大考验。
但他却从未被挫折打倒,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
在黄州,他开垦荒地,自号“东坡居士”,与百姓打成一片,写下了众多流传千古的佳作;在惠州,他关心民生,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儋州,他克服恶劣的生活条件,传播文化知识,培养当地人才。
苏东坡的乐观豁达不仅体现在面对仕途不顺时的坦然,更体现在他对生活的热爱。
即使被贬到偏远之地,生活困苦,他依然能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好,享受生活的乐趣。
他研究美食,发明了“东坡肉”“东坡饼”等佳肴,让后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对生活的那份热情。
苏东坡还是一位心怀天下、为民造福的好官。
无论身处何地,他都心系百姓,尽力为他们谋福利。
在杭州任知州时,他疏浚西湖,修筑苏堤,不仅改善了当地的水利条件,还为西湖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至今苏堤仍是杭州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读《苏东坡传》,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艺术家,更是一个有着高尚品格和伟大灵魂的人。
他的乐观豁达、坚韧不拔、心系天下的精神,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此时,苏东坡的精神无疑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强大动力。
我们应该学习他那种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面对生活的态度;学习他心怀天下,为社会、为人民贡献自己力量的责任感。
苏东坡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永远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追求真、善、美,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我最敬佩的人——钟南山院士》 在我的心中,有一位令我无比敬佩的人,他就是钟南山院士。
他是一位杰出的医学专家,更是一位无畏的勇士,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为守护我们的健康和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钟南山院士出生于医学世家,从小就深受医学氛围的熏陶,立志要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他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和卓越才华,在医学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然而,真正让他家喻户晓、成为全民英雄的,是他在抗击疫情中的英勇表现。
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整个中国笼罩在恐惧之中。
在这危急时刻,钟南山院士不顾个人安危,奔赴抗击非典的最前线。
他深入病房,亲自诊治患者,研究病情,寻找治疗方案。
面对未知的病毒和巨大的风险,他没有丝毫退缩,坚定地说:“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展现了他的担当和勇气,给无数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了信心和希望。
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努力,钟南山院士和他的团队终于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抗击非典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
17年后,新冠疫情爆发,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再次临危受命,奔赴武汉抗疫一线。
当人们都在纷纷逃离武汉时,他却逆行而上,毅然踏上了前往疫情最严重地区的列车。
坐在高铁餐车的一角,他面容疲惫却眼神坚定,那一刻,他的身影成为了全国人民心中最温暖、最可靠的力量。
到达武汉后,钟南山院士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他深入医院、社区,实地了解疫情情况,分析病毒特点,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他频繁出席新闻发布会,向公众传递准确的疫情信息,解答大家的疑问,稳定人心。
他的每一次发言都严谨专业、沉稳有力,让人们看到了战胜疫情的希望。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钟南山院士不仅展现了卓越的专业素养,更体现了他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他日夜操劳,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全身心地投入到抗疫工作中。
他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位医护人员,激励着他们勇往直前,与病毒展开殊死搏斗。
钟南山院士的贡献不仅仅局限于抗击疫情,他一生都致力于医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医学人才,为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医者仁心,什么是责任与担当。
钟南山院士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
我要以他为榜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爷爷》 在我的记忆深处,爷爷是一个勤劳、善良且充满智慧的人。
他的一生虽然平凡,但却有着许多不平凡的故事,这些故事如同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成长的道路。
爷爷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自幼家境贫寒,但他却有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小时候,家里没钱供他读书,他就利用放牛、割草的间隙,偷偷跑到学校教室外面听课。
靠着这份对知识的渴望和顽强的毅力,爷爷自学了不少文化知识。
爷爷年轻的时候,是村里出了名的勤劳能干。
每天天不亮,他就扛着农具下地干活,直到天黑才回家。
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家里的几亩薄田年年丰收。
除了种地,爷爷还擅长各种手工活,木工、瓦工样样精通。
村里谁家的桌椅坏了,房子漏雨了,都会找爷爷帮忙。
爷爷总是乐呵呵地答应,从不计较报酬。
他常说:“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能帮一点是一点。
” 爷爷对待家人更是关爱备至。
在我小时候,父母因为工作忙,我便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爷爷每天都会变着法儿地给我做好吃的,那些简单的食材在他手里总能变成一道道美味佳肴。
晚上,他会坐在我的床边,给我讲那些古老而又有趣的故事,伴我进入甜美的梦乡。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参加运动会时不小心摔倒受伤了。
爷爷得知后,心急如焚,放下手中的农活,立刻赶到学校。
他背着我去了村里的诊所,一路上不停地安慰我:“乖孩子,别怕,爷爷在这儿呢。
”看着爷爷焦急的眼神和额头上滚落的汗珠,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
爷爷还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
在我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他总是耐心地给我讲解题目,用通俗易懂的例子让我明白复杂的道理。
他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却懂得很多人生哲理。
他常常教导我:“做人要诚实善良,脚踏实地,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收获成功。
”这些朴实的话语,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座右铭。
随着岁月的流逝,爷爷的身体渐渐不如从前了,但他那颗关爱他人、热爱生活的心却从未改变。
他依然会关心村里的大事小事,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
每当看到爷爷忙碌的身影,我都会由衷地感到敬佩。
如今,爷爷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勤劳善良、他的智慧和教诲,都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他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我会永远铭记爷爷的恩情,努力成为一个像他一样的人,用自己的爱心和努力去温暖身边的人,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