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大全 > 学习大全 > 诗歌文学正文

幼儿园小班教师教育随笔(范文3篇)

发布日期:2025-04-03

随笔一:有趣的洗手环节 今天上午课间休息的时候,带小朋友们去洗手准备吃水果。

原本以为这会是个平常的流程,没想到却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小插曲,让我对这群小家伙有了新的认识。

刚开始,小朋友们像往常一样排着队,陆陆续续地走到洗手池前。

可没一会儿,队伍里就传来了一阵小小的喧闹声。

我走近一看,原来是浩浩和轩轩在争论。

浩浩皱着眉头,认真地说:“洗手要先挽袖子,不然会弄湿衣服的!”轩轩也不甘示弱,大声反驳:“不对不对,要先开水龙头,水冲出来再挽袖子!”两个人互不相让,小脸都涨得通红。

看着他们可爱又较真的模样,我笑着说:“宝贝们,咱们一起想想,到底怎么洗手才最正确呢?”其他小朋友听到这话,也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有的说要先挤洗手液,有的说要先把手打湿。

我趁机引导大家:“我们一起来看看洗手的步骤图好不好呀?”小朋友们都兴奋地点点头。

于是,我带着他们走到洗手池旁边贴着的洗手步骤图前,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讲解。

“你们看,要先挽起袖子,这样衣服就不会湿啦;然后打开水龙头,把手打湿;接着挤上洗手液,搓出泡泡,手心手背都要搓到;最后用水冲干净,再用毛巾擦干。

”小朋友们听得可认真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步骤图。

讲解完后,我问:“现在大家知道该怎么洗手了吧?”小朋友们齐声回答:“知道啦!”然后又重新排好队,按照正确的步骤洗手。

这次,他们都做得有模有样的,再也没有争吵声了。

通过这件小事,我深刻体会到小班幼儿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渴望探索的阶段。

他们喜欢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去认识事物,哪怕是洗手这样看似简单的日常活动,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捕捉这些教育契机,耐心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也要更加注重细节,用更有趣、更生动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学习和生活,让他们在快乐中茁壮成长。

随笔二:挑食的萌萌 最近发现班里的萌萌小朋友吃饭特别挑食,每次吃饭的时候,她总是把不喜欢的菜挑出来,放在碗的一边,只吃自己喜欢的米饭和肉类。

这可让我有些担心,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挑食会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身体健康。

今天午饭时间,我特意坐在萌萌旁边观察她。

只见她看着碗里的青菜,皱起了小眉头,用勺子把青菜一点一点地拨到碗边。

我微笑着对她说:“萌萌,青菜看起来绿油油的,可新鲜啦,吃了对我们的身体可好了。

”萌萌抬起头,嘟着小嘴说:“老师,我不喜欢吃青菜,不好吃。

” 我摸了摸她的头,说:“萌萌,那你猜猜吃了青菜会怎么样呢?老师告诉你哦,吃了青菜,你的眼睛会变得像星星一样明亮,身体也会变得更强壮,这样就能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啦!而且呀,老师听说青菜还有一个神奇的魔法,吃了它能让小朋友变得更聪明哟!”萌萌听了,眼睛睁得大大的,半信半疑地问:“真的吗?”我肯定地点点头:“当然是真的啦,不信你试试看。

” 在我的鼓励下,萌萌犹豫了一下,终于拿起勺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小口青菜放进嘴里,慢慢地嚼了起来。

我连忙竖起大拇指:“萌萌真棒!你看,青菜其实也不难吃吧。

”萌萌咽下青菜后,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好像也没有那么难吃。

”接着,她又吃了好几口青菜。

看到萌萌的进步,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饭后,我和其他老师交流了这件事,大家都觉得对于小班幼儿,不能强硬地要求他们吃某种食物,而是要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他们,激发他们对食物的兴趣。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喜好,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因材施教,用耐心和爱心去引导他们。

对于挑食的孩子,我们不仅要让他们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更要用有趣的方式让他们愿意尝试新的食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关注萌萌以及其他孩子的饮食习惯,帮助他们养成不挑食、爱吃各种食物的好习惯,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随笔三:搭建积木的启示 今天的区域活动时间,小朋友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

建构区里,几个小朋友正兴致勃勃地搭建积木。

阳阳、乐乐和琪琪凑在一起,打算搭建一座大房子。

一开始,他们各自为政,阳阳拿着几块长方形的积木,自顾自地往上叠;乐乐则在一旁摆弄着三角形的积木,试图拼出一个屋顶;琪琪拿着一些小方块,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不一会儿,他们搭的“房子”就摇摇欲坠,很快就倒塌了。

看到这一幕,我走过去轻声问:“宝贝们,怎么房子倒啦?”阳阳有些沮丧地说:“我都搭好了,可是他们一直在动,就倒了。

”乐乐着急地解释:“我想搭个好看的屋顶,但是太难了。

”琪琪也委屈地说:“我不知道该怎么放这些积木。

” 我笑着说:“那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吧。

盖房子可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哦,需要大家一起合作。

你们看,如果我们先商量好房子的样子,再分工合作,会不会更好呢?比如有人负责搭建房子的墙壁,有人负责设计屋顶,有人负责找合适的积木。

”小朋友们听了,纷纷点头。

于是,他们重新开始。

这次,阳阳主动说:“我来搭墙壁吧,我力气大。

”乐乐接着说:“那我来搭屋顶,我要搭一个最漂亮的屋顶。

”琪琪也积极地说:“我去找积木,给你们帮忙。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座漂亮的大房子逐渐成型。

看着搭好的房子,小朋友们都开心地欢呼起来。

通过这次建构区的活动,我看到了合作的力量。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合作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学会与他人合作能让他们更好地完成任务,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育活动中,我要多为孩子们创造合作的机会,引导他们学会倾听他人的想法,学会分工协作。

无论是在游戏还是学习中,都要让他们明白合作的重要性,让他们在合作中体验快乐,共同成长。

 

你感兴趣的

编辑推荐

今日推荐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