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大全 > 学习大全 > 诗歌文学正文

经典的美文摘抄和赏析(范文3篇)

发布日期:2025-04-02

篇一:《匆匆》(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赏析 这篇文章开篇以燕子、杨柳、桃花的循环往复起兴,与时间一去不复返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读者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作者将时间的流逝具象化,“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形象地表现出时间无声无息、无影无踪地消逝,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时光的匆匆和个人在时间长河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文中情感真挚深沉,“头涔涔而泪潸潸”直白地抒发了作者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惶恐与不安,唤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促使人们珍惜光阴,莫让时光虚度。

篇二:《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赏析 这段文字情感真挚动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瘫痪后的痛苦与暴躁,以及母亲的隐忍与坚强。

作者对自身情绪爆发的描写十分生动,“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他内心的绝望与挣扎。

而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着”“又悄悄地进来”,一系列动作描写,将母亲小心翼翼、生怕刺激到儿子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

母亲那句“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简短却饱含深情,传递出无尽的温暖与力量,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深沉。

篇三:《春》(朱自清)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赏析 这段文字从触觉、嗅觉、听觉等多个角度描绘了春天的风与雨,充满了画面感。

写春风时,引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古诗,增添了文化底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风的柔和细腻展现得淋漓尽致。

接着从嗅觉角度写风中泥土、青草和花香的气息,从听觉角度写鸟儿的歌声、牧童的笛声,全方位地呈现出春风的美妙。

描写春雨时,“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运用排比和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营造出朦胧的美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则突出了春雨滋润万物的作用。

整段文字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与宁静的春日画卷,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你感兴趣的

编辑推荐

今日推荐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