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范文3篇)
发布日期:2025-03-29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精美的邮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邮票的历史、种类、特点及构成要素,掌握邮票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出至少一枚主题明确、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邮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邮票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珍惜友情和亲情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邮票的特点、构成要素以及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出主题鲜明、富有创意且符合邮票规格的作品。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示范法、实践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 分钟) 教师提前在教室的不同位置藏好几张邮票,上课伊始,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在教室里藏了一些神秘的小宝贝,它们可是传递信息和情感的小使者哦,大家快来找找看!” 请找到邮票的同学上台展示,然后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邮票?知道邮票有什么作用吗?”引导学生回忆并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精美的邮票。
讲授新课(15 分钟) 邮票的历史:通过 PPT 展示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和中国第一枚邮票“大龙邮票”的图片,简要介绍邮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邮票的悠久历史。
邮票的种类:展示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等不同类型邮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们的区别,教师总结归纳各类邮票的特点。
邮票的特点及构成要素:再次展示各种邮票,引导学生从形状、图案、色彩、文字、面值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总结出邮票的特点(方寸之间,内容丰富;设计精美,具有艺术性)和构成要素(图案、面值、发行国家、齿孔等)。
教师示范(10 分钟) 确定主题:以“美丽的校园”为例,讲解如何围绕主题进行邮票设计。
构思草图: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草图,展示如何安排画面元素,突出主体。
比如画校园的标志性建筑、花草树木、学生活动场景等。
色彩搭配:选择明亮、鲜艳的色彩,使邮票更加吸引人。
讲解色彩搭配的原则,如对比色搭配或邻近色搭配。
添加文字和面值:示范如何用简洁清晰的字体写上“中国邮政”“XX 分”等文字信息,并注意文字的大小和位置。
学生实践(15 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设计一枚邮票。
要求主题明确,图案新颖,色彩搭配合理,具备邮票的基本构成要素。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作品展示与评价(10 分钟) 作品展示: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或展示区。
自我评价:让学生先介绍自己邮票的主题、设计思路和独特之处。
同学互评:其他学生从主题、图案、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建议。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
课堂小结(5 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邮票的历史、种类、特点、构成要素以及设计方法。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邮票艺术,收集更多精美的邮票,感受邮票的魅力。
五、教学资源 PPT 课件、邮票实物若干、绘画工具(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画纸等)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邮票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邮票的设计方法并创作出有一定创意的作品。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创意和色彩搭配方面还有待提高,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训练。
《有趣的字母牌》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字母牌的特点和制作方法,能够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出造型独特、色彩鲜艳的字母牌。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手工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字母牌的设计构思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思维,设计出富有创意、造型新颖的字母牌。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 分钟) 教师提前准备好一个装有字母牌的盒子,上课开始时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装着一些有趣的东西,它们可以组合成很多好玩的词语和句子。
” 请几位同学上台从盒子里抽取字母牌,尝试组合成词语或句子,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出本节课要制作的有趣的字母牌。
讲授新课(15 分钟) 欣赏与观察:通过 PPT 展示各种不同风格、材质和用途的字母牌图片,如木质字母牌、塑料字母牌、金属字母牌、卡通造型字母牌、立体字母牌等,引导学生观察字母牌的形状、颜色、材质、装饰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字母牌的多样性。
分析与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字母牌的设计要点,如字母的变形、色彩的搭配、装饰元素的添加等。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制作方法讲解:以一个简单的纸质字母牌为例,向学生演示制作步骤。
首先,在卡纸上画出字母的形状,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对字母进行变形;然后,用剪刀将字母剪下来;接着,运用彩笔、贴纸、彩纸等材料对字母进行装饰;最后,可以用绳子或铁丝将字母牌串起来。
教师示范(10 分钟) 确定主题:以“动物乐园”为主题,示范如何围绕主题设计字母牌。
比如将字母“A”设计成一只小猴子的形状,字母“B”设计成一只小熊的模样。
绘制草图:在黑板上画出字母的草图,展示如何将动物的特征与字母的形状相结合,突出趣味性。
选择材料:展示可以用到的材料,如彩色卡纸、海绵纸、毛绒球、亮片等,讲解如何根据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
制作过程:逐步演示制作过程,如如何粘贴、剪裁、拼接等,强调制作过程中的安全事项。
学生实践(15 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运用各种材料制作一组字母牌。
可以是单个字母,也可以是几个字母组成的单词或短语。
要求造型独特,色彩鲜艳,富有创意。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材料和制作方法。
作品展示与评价(10 分钟) 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字母牌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区或黑板上。
自我评价:请学生介绍自己字母牌的主题、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同学互评:其他学生从创意、造型、色彩、工艺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评价,说说自己喜欢的地方和提出改进的建议。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全面评价,肯定学生的创意和努力,对优秀作品给予表扬,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方向。
课堂小结(5 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字母牌的特点、制作方法和设计要点。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制作更多有趣的手工作品。
五、教学资源 PPT 课件、各种字母牌实物若干、制作材料(彩色卡纸、海绵纸、剪刀、胶水、彩笔、贴纸、毛绒球、亮片等)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字母牌。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材料的使用和工艺的精细度上还有所欠缺,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和示范。
《四季的色彩》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四季色彩的特点,掌握运用色彩表达四季情感的方法,创作一幅表现四季景色的绘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感受、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色彩表现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四季色彩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色彩表现四季的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四季色彩的情感内涵,并通过色彩的组合和搭配生动地表现出来。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示范法、实践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 分钟) 播放一段包含四季景色变化的视频,视频中展现春天的繁花似锦、夏天的绿树成荫、秋天的金黄灿烂、冬天的银装素裹。
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在刚才的视频中,你们感受到四季分别有哪些颜色?这些颜色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四季的色彩印象,从而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15 分钟) 四季色彩的特点:通过 PPT 展示大量四季景色的图片,分别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四个季节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季节中自然景物的主要颜色。
例如,春天以嫩绿、粉红、鹅黄等清新、柔和的颜色为主,代表着生机与希望;夏天以深绿、湛蓝、火红等浓烈、鲜艳的颜色为主,体现出热烈与活力;秋天以金黄、橙红、褐色等温暖、沉稳的颜色为主,传达出丰收与喜悦;冬天以白色、灰色、蓝色等清冷、素雅的颜色为主,表现出宁静与寒冷。
色彩与情感的联系: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四季色彩所传达的情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说一说每种颜色带给自己的情绪体验。
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强调色彩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不同的色彩组合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意境。
表现四季色彩的方法:讲解如何运用色彩的对比、调和等手法来表现四季的特点。
比如,在表现夏天时,可以运用强烈的对比色(如红与绿、黄与紫)来突出夏天的热烈;在表现冬天时,可以运用冷色调的调和(如深蓝与浅蓝、白色与灰色)来营造寒冷宁静的氛围。
同时,还可以通过色彩的明度、纯度变化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教师示范(10 分钟) 构图设计:以一幅表现四季的风景画为例,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构图草图,展示如何安排画面的主体和背景,使画面层次分明。
比如,可以将的花朵画在前景,夏天的树林作为中景,秋天的山峦放在远景,冬天的雪景覆盖整个画面。
色彩运用:示范如何根据四季色彩的特点进行色彩的选择和涂抹。
先用浅色勾勒出大致的轮廓,再逐步添加深色来突出物体的形状和质感。
例如,春天用淡绿色画草地,粉红色画花朵;夏天用深绿色画树叶,蓝色画天空;秋天用金黄色画稻田,橙红色画枫叶;冬天用白色画雪,浅蓝色画天空。
细节处理:讲解如何通过添加细节来丰富画面,如在春天的画面中画上飞舞的蝴蝶,夏天的画面中画上游泳的孩子,秋天的画面中画上飘落的树叶,冬天的画面中画上打雪仗的雪人等。
学生实践(15 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绘画、手工拼贴等),创作一幅表现四季景色的作品。
要求能够准确运用色彩表达四季的情感,画面构图合理,有一定的细节和创意。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创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尝试不同的色彩组合和表现手法。
作品展示与评价(10 分钟) 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或教室的展示区。
自我评价:请学生介绍自己作品的创作思路、运用了哪些色彩来表现四季以及想要传达的情感。
同学互评:其他学生从色彩运用、构图、创意、情感表达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评价,说说自己欣赏的地方和提出改进的意见。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指出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课堂小结(5 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四季色彩的特点、色彩与情感的关系以及表现四季色彩的方法。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观察大自然的色彩变化,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美好的瞬间,表达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资源 PPT 课件、绘画工具(水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画纸等)、手工材料(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等)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四季色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运用色彩表达四季的情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色彩的搭配和细节处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