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大全 > 学习大全 > 诗歌文学正文

相声小品大全台词(范文3篇)

发布日期:2025-03-27

相声《吹牛》 甲: 我们俩给大家表演。

乙: 对,说段相声。

甲: 我们俩啊,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今中外、风土人情、名人轶事,没有不知道的。

乙: 是啊! 甲: 就拿我来说吧,我大脑就像一台电脑。

乙: 电脑? 甲: 知识装得太多了,白天装,晚上装,都快溢出来了。

乙: 嘿! 甲: 我最近研究历史,发现我跟好多名人有关系。

乙: 哦?说说看。

甲: 我跟李白是亲戚。

乙: 这从哪论的? 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知道吧? 乙: 这谁不知道啊。

甲: 这是我家李白写的,他当时写这首诗的时候还问过我意见呢。

乙: 啊? 甲: 我就说,太白啊,你这写得不错,就是差点意境。

他一听,大笔一挥,后面两句就出来了。

乙: 嘿,您可真能吹。

甲: 这算什么啊,我还跟孙悟空称兄道弟呢。

乙: 孙悟空?那可是神话人物。

甲: 有一次他大闹天宫回来,累坏了,直接就落到我家院子里了。

乙: 啊,然后呢? 甲: 我一看,赶紧招待啊,给他端茶倒水,拿水果。

他吃饱喝足了,拉着我就说,兄弟,以后有啥事报我齐天大圣的名号。

乙: 您这越说越离谱了。

甲: 我还懂武功呢。

乙: 哦?什么武功? 甲: 我练了一种绝世神功,天下无敌。

乙: 什么神功啊? 甲: “铁布衫”,刀枪不入。

乙: 那我试试。

(假装拿拳头打甲) 甲: (夸张地喊疼)哎哟喂! 乙: 这不是挺疼的嘛,还刀枪不入呢。

甲: 这……这是我今天没发挥好,平时我可是刀砍一条白印,枪扎一个白点。

乙: 您就接着吹吧。

甲: 我还会轻功呢,轻轻一跃,就能飞檐走壁。

乙: 那您给大伙表演一个。

甲: 今天场地不合适,改天我给大家表演,从这舞台直接飞到对面楼顶上。

乙: 您可拉倒吧,我看您就是在这吹牛呢。

甲: 我这可不是吹牛,我说的可都是真事儿。

乙: 行啦行啦,观众朋友们也都听出来您在吹牛了,咱别在这瞎说了。

甲: 好好好,那咱们下台吧。

(两人鞠躬下台) 小品《装修》 人物: 黄大锤:装修工人 李师傅:另一位装修工人 业主:房子主人 场景:业主家中客厅,一片狼藉,到处是装修工具和材料。

开场: 业主(焦急地来回踱步):这都怎么回事啊?我这房子交给你们装修,怎么成这副模样了! 黄大锤(满不在乎):哎呀,大哥,这装修嘛,有点小插曲很正常。

业主(生气):小插曲?你看看这墙,怎么给我砸出个大洞来? 黄大锤(挠挠头):那个……那个是我看错图纸了,本来寻思着这墙碍事,就给砸了。

业主(气得跳脚):这是承重墙,不能砸!你这不是瞎搞嘛! 黄大锤(嘿嘿笑):大哥,别着急,这不还有补救办法嘛。

李师傅(在一旁偷笑) 业主(瞪向李师傅):你还笑!你们到底有没有专业素养? 李师傅(止住笑):大哥,不好意思哈,我们这就想办法解决。

黄大锤(拍着胸脯):大哥,您放心,我黄大锤在装修界也是响当当的人物,这点小事难不倒我。

业主(怀疑):就你?之前还说自己是“大锤八十,小锤四十”,结果呢?把我家砸得乱七八糟。

黄大锤(尴尬):那次是个意外,这次我保证给您装修得漂漂亮亮的。

业主(无奈):那你说怎么解决这墙的问题? 黄大锤(思考片刻):要不咱就把这洞改成个窗户,透光又好看。

业主(瞪大眼):这是室内,改什么窗户! 黄大锤(又想了想):那……那要不就用砖给砌上,再重新粉刷一遍。

业主(点点头):这还差不多,赶紧动手吧,我可没那么多时间等你们折腾。

黄大锤和李师傅(齐声):好嘞! (两人开始搬砖准备砌墙,黄大锤不小心把一块砖掉在脚上) 黄大锤(痛苦地跳起来):哎哟喂!我的脚啊! 业主(无奈摇摇头):你看看你,干活能不能小心点。

李师傅(扶着黄大锤):你呀,就别咋呼了,赶紧干活吧。

(两人继续干活,不一会儿墙砌好了,黄大锤抹了一把汗) 黄大锤:大哥,您看看,这墙砌得怎么样? 业主(检查了一下):嗯,还算凑合。

希望后面别再出什么岔子了。

黄大锤和李师傅(齐声):放心吧,大哥!(三人相视,小品结束) 相声《学方言》 甲: 您知道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吗? 乙: 那当然知道啊。

甲: 就说这方言,全国各地那是五花八门,各有特色。

乙: 没错,不同地方的方言都不一样。

甲: 我最近就专门研究方言呢。

乙: 哦?那您都研究哪些地方的方言了? 甲: 我先研究了东北方言。

乙: 东北话有意思啊,那您给大伙来几句。

甲: (操着东北口音)哎呀妈呀,你瞅啥?瞅你咋地! 乙: 哈哈,还挺像那么回事。

甲: 东北人说话豪爽,而且很多词都特有意思,比如说“唠嗑”,就是聊天的意思。

乙: 对,还有“得瑟”,形容人爱显摆。

甲: 没错。

我还研究了四川方言。

乙: 四川话也很有魅力,您说说。

甲: (模仿四川口音)你要爪子嘛!晓得不,我们四川火锅那是巴适得板! 乙: (笑)真像。

四川话里好多语气词都很有特点。

甲: 对对对,还有广东方言,粤语歌大家都听过吧。

乙: 听过啊,很多经典的。

甲: (唱粤语歌调,用粤语说)雷猴啊,我中意你。

乙: 哈哈,您这唱得还挺有韵味。

甲: 粤语不仅唱歌好听,日常说话也很有味道。

我还学了上海话呢。

乙: 上海话感觉很温柔。

甲: (用上海话)侬好呀,今朝天气老好额。

乙: 确实挺像上海人说话。

那您学了这么多方言,有啥感受啊? 甲: 我就觉得每种方言都代表着当地的文化和特色,通过方言能更好地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

乙: 没错,方言是咱们中华文化的瑰宝。

甲: 不过有时候因为方言闹笑话的事也不少。

乙: 哦?举个例子。

甲: 有个东北大哥去广东出差,到饭店吃饭,服务员问他:“先生,你要加什么?”东北大哥说:“给我来瓶雪菲力。

”服务员一脸懵,寻思这“雪菲力”是啥玩意儿。

后来才明白,大哥说的是“雪碧”。

乙: 哈哈,这口音差别闹的笑话。

甲: 所以说这方言学问大着呢,咱们还得好好传承和了解。

乙: 没错,让更多人感受方言的魅力。

(两人鞠躬谢幕)

你感兴趣的

编辑推荐

今日推荐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