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小故事(范文3篇)
发布日期:2025-03-26
水缸的秘密 在瑞金沙洲坝,有一个小村子。
毛主席在这领导革命工作的时候,就住在村子里。
村子里的乡亲们生活很艰苦,连吃水都成问题。
村边有条小溪,可溪水又脏又浑,挑回来要沉淀好久才能勉强用。
毛主席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一天傍晚,忙完工作的毛主席来到村里老乡家串门。
一进院子,就看见一位大娘正吃力地提着水桶往水缸里倒水。
毛主席赶忙走上前,接过水桶,帮大娘把水缸装满。
之后,毛主席只要有空,就会去帮乡亲们挑水。
一开始,乡亲们都不知道是谁悄悄把水缸装满。
后来,大家发现是毛主席,都特别感动。
有个叫小兰的小姑娘,特别敬佩毛主席。
她心想:“毛主席那么忙,还想着帮我们挑水,我也要做点什么。
”于是,小兰每天早早起来,帮邻居张大娘挑水。
可是有一天,小兰不小心扭伤了脚。
但她怕耽误给张大娘送水,咬着牙坚持挑水。
毛主席知道后,亲自来看望小兰,还细心地帮她处理伤口,鼓励她要坚强。
这件事在村子里传开了,大家都被毛主席关心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
乡亲们更加团结一心,积极支持革命工作。
小小的水缸,见证了毛主席和乡亲们鱼水情深,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美好的生活奋斗。
一袋干粮 长征时期,有个小红军叫小兰。
她跟着部队一起翻山越岭,艰难前行。
出发前,每人都发了一袋干粮,小兰把它视为宝贝,小心翼翼地背在身上。
有一天,部队正在过一条湍急的河流。
河水又深又急,大家互相搀扶着慢慢过河。
突然,前面的战士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小兰赶紧伸手去扶,就在这时,她身后的干粮袋被河水冲走了。
小兰望着被冲走的干粮袋,心急如焚。
可她不想给大家添麻烦,咬咬牙,没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
接下来的日子,小兰只能饿着肚子赶路。
每次吃饭时,她就悄悄躲到一边,假装自己已经吃过了。
战友们发现小兰越来越虚弱,走路都摇摇晃晃的,很是担心。
有个叫英子的战友看出了不对劲。
一天,趁小兰不注意,英子偷偷打开了小兰的干粮袋,结果发现里面空空如也。
英子明白了一切,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其他战友。
大家都被小兰的懂事和坚强感动了。
于是,战友们纷纷拿出自己的干粮,你一把,我一把,凑了满满一袋递给小兰。
连长语重心长地对小兰说:“小兰,我们是一个集体,有困难大家一起扛!” 小兰接过干粮袋,眼里闪着泪花。
从此,她更加坚定地跟着部队前进。
这袋凝聚着战友间深厚情谊的干粮,支撑着小兰和大家一起走过了艰难的长征路。
鸡毛信的故事 在抗日战争时期,龙门村有个放羊娃叫海娃。
他聪明机灵,经常一边放羊,一边为八路军站岗放哨。
有一天,海娃的爸爸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把一封插着鸡毛的信送到三王庄的八路军张连长手中。
鸡毛信意味着十万火急,必须尽快送到。
海娃揣好信,赶着羊群就出发了。
刚走出村子不久,就迎面碰上了一队日本鬼子。
海娃心里一惊,但他很快镇定下来。
鬼子军官恶狠狠地问海娃:“小孩,你要去哪儿?”海娃装作害怕的样子,小声说:“我……我去放羊。
” 鬼子军官上下打量着海娃,突然眼睛盯上了他手里的羊鞭。
海娃灵机一动,连忙把鸡毛信绑在羊尾巴下面,心想:“这下你们总发现不了了吧。
” 鬼子见海娃身上没什么可疑的,就想抓几只羊回去吃。
海娃着急了,这可怎么办?要是羊被牵走了,信就送不出去了。
他故意把羊群往山上赶,想趁机摆脱鬼子。
鬼子军官生气地举起枪威胁海娃:“再不听话,就打死你!”海娃没办法,只好跟着鬼子走。
一路上,海娃绞尽脑汁想办法送信。
到了晚上,鬼子们累得倒头就睡,还派了个士兵看守海娃和羊群。
海娃趁看守的鬼子打瞌睡,偷偷解开一只羊的缰绳,带着羊拼命往山上跑。
鬼子发现海娃跑了,立刻追了上来,还开枪射击。
海娃忍着恐惧,在山林里拼命奔跑。
他的腿被树枝划破了,鲜血直流,但他顾不上这些,一心只想把信送到。
终于,海娃摆脱了鬼子,把鸡毛信送到了张连长手中。
张连长根据信上的情报,成功消灭了敌人。
海娃的勇敢和机智,为保卫村子和八路军立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