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大全 > 学习大全 > 诗歌文学正文

护理考试试题及答案(范文3篇)

发布日期:2025-03-26

护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测量血压时,袖带过窄将使测得的血压( ) A. 增高 B. 降低 C. 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增大 D. 脉压差变小 答案:A 解析:袖带过窄,需用较高的充气压力阻断动脉血流,使测得血压值偏高。

预防压疮最关键的措施是( ) A. 保持皮肤清洁 B. 改善患者营养 C. 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D. 保持床单干燥 答案:C 解析:局部长期受压是导致压疮的主要原因,避免局部长期受压是预防压疮最关键的措施。

下列哪种患者应优先处理( ) A. 休克 B. 尿道断裂 C. 开放性气胸 D. 头皮撕脱伤 答案:C 解析:开放性气胸严重影响呼吸功能,可迅速导致患者缺氧甚至危及生命,应优先处理。

鼻饲管煮沸消毒时,以下哪项不妥( ) A. 先将鼻饲管刷洗干净 B. 用纱布包裹好 C. 放入冷水中 D. 待水沸后开始计时,持续 15 - 20 分钟 答案:C 解析:橡胶类物品煮沸消毒时应在水沸后放入,以免橡胶老化。

输血引起过敏反应的表现是( ) A. 寒战、发热 B. 手足抽搐 C. 皮肤瘙痒、荨麻疹 D. 腰背部疼痛、血红蛋白尿 答案:C 解析:输血过敏反应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重者可出现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等。

急性肺水肿患者吸氧时,湿化瓶内加入 20% - 30%乙醇的目的是( ) A. 减少回心血量 B. 消毒吸入的氧气 C. 稀释痰液 D. 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 答案:D 解析:急性肺水肿患者吸氧时,湿化瓶内加入 20% - 30%乙醇可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

成人正常脉率为( ) A. 60 - 80 次/分 B. 60 - 100 次/分 C. 80 - 100 次/分 D. 80 - 120 次/分 答案:B 解析:成人正常脉率为 60 - 100 次/分。

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此意识障碍属于( ) A. 嗜睡 B. 意识模糊 C. 昏睡 D. 昏迷 答案:C 解析:昏睡的特点是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经压迫眶上神经、摇动身体等强烈刺激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静脉输液时,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其原因是( ) A. 滴管有裂隙 B. 患者肢体位置不当 C. 压力过大 D. 输液管管径粗 答案:A 解析: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常见原因是滴管有裂隙,外界空气进入滴管导致液面下降。

大量不保留灌肠时,灌肠液的温度一般为( ) A. 36 - 38℃ B. 38 - 40℃ C. 40 - 42℃ D. 39 - 41℃ 答案:D 解析:大量不保留灌肠时,灌肠液的温度一般为 39 - 41℃。

下列哪项不属于医院基本饮食( ) A. 普通饮食 B. 软质饮食 C. 半流质饮食 D. 治疗饮食 答案:D 解析:医院基本饮食包括普通饮食、软质饮食、半流质饮食和流质饮食,治疗饮食不属于基本饮食。

为男性患者导尿时,提起阴茎与腹壁呈 60°角的目的是( ) A. 使耻骨下弯消失 B. 使耻骨前弯消失 C. 使尿道内口扩张 D. 使尿道膜部扩张 答案:B 解析:为男性患者导尿时,提起阴茎与腹壁呈 60°角,可使耻骨前弯消失,利于尿管插入。

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是( ) A. 胸骨中段 B. 胸骨下段 C. 胸骨中、下 1/3 交界处 D.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答案:C 解析: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是胸骨中、下 1/3 交界处。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时,采用的给药途径是( ) A. 口服 B. 皮下注射 C. 肌内注射 D. 静脉注射 答案:C 解析: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时,采用的给药途径是肌内注射。

下列药物中,应放在冰箱内保存的是( ) A. 氨茶碱 B. 盐酸肾上腺素 C. 疫苗 D. 乙醚 答案:C 解析:疫苗通常需要低温保存,一般放在冰箱内冷藏。

患者李某,患肺炎合并脑病,肺部听诊有痰鸣音,给予持续氧气吸入及雾化吸入,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发绀,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调大氧流量 B. 吸痰 C. 加压吸氧 D. 酒精湿化吸氧 答案:B 解析:患者肺部听诊有痰鸣音,出现呼吸困难、发绀,考虑痰液堵塞气道,应首先吸痰。

下列关于体温单的绘制方法,正确的是( ) A. 口温用蓝“●”表示 B. 腋温用蓝“×”表示 C. 肛温用蓝“○”表示 D. 物理降温后的体温,用红虚线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 答案:C 解析:口温用蓝“●”表示,腋温用蓝“×”表示,肛温用蓝“○”表示;物理降温后的体温,用红圈表示,并用红虚线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

下列哪项不是静脉炎的表现( ) A.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 B. 局部组织肿胀、疼痛 C. 常伴有高热、寒战 D. 局部皮肤温度升高 答案:C 解析:静脉炎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疼痛,有时伴有局部皮肤温度升高,但一般无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临终患者最早出现的心理反应期是( ) A. 否认期 B. 愤怒期 C. 协议期 D. 忧郁期 答案:A 解析:临终患者最早出现的心理反应期是否认期。

下列哪项不属于医嘱的内容( ) A. 护理级别 B. 隔离种类 C. 药物剂量 D. 患者饮食情况 答案:D 解析:医嘱内容包括护理级别、隔离种类、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等,患者饮食情况不属于医嘱内容。

二、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下列属于一级护理的患者有( ) A.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B.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C. 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D.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答案:ABC 解析:一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等。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属于二级护理。

下列哪些属于医院感染的范畴( ) A.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入院 48 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B. 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C. 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 D.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答案:ABCD 解析:以上选项均符合医院感染的范畴。

下列关于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 B.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 C. 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 D. 一份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 答案:ABCD 解析: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包括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一份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等。

下列哪些食物属于高膳食纤维食物( ) A. 芹菜 B. 燕麦 C. 香蕉 D. 豆腐 答案:ABC 解析:芹菜、燕麦、香蕉等富含膳食纤维,属于高膳食纤维食物,豆腐主要富含蛋白质。

下列关于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 A.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 B. 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C. 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D. 加强巡视,观察有无输液反应 答案:ABCD 解析:静脉输液时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加强巡视,观察有无输液反应等。

下列哪些属于意识障碍的表现( ) A. 嗜睡 B. 谵妄 C. 昏迷 D. 昏睡 答案:ABCD 解析: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谵妄等不同程度的表现。

下列关于导尿术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 A.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B. 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 C. 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不得超过 1000ml D. 如需留取尿标本,应在导尿后更换无菌尿袋收集 答案:ABC 解析:导尿术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不得超过 1000ml,以防腹压突然降低,引起虚脱和血尿;如需留取尿标本,应在导尿过程中用无菌标本瓶接取尿液,而不是导尿后更换无菌尿袋收集。

下列哪些药物不宜用热水送服( ) A. 助消化药 B. 止咳糖浆 C. 维生素类 D. 活疫苗 答案:ABCD 解析:助消化药、止咳糖浆、维生素类、活疫苗等药物不宜用热水送服。

助消化药中的酶类受热易变性失活;止咳糖浆服用后在呼吸道黏膜形成保护膜,用热水送服会破坏保护膜;维生素类受热易被氧化;活疫苗遇热会失去活性。

下列关于疼痛患者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 A. 评估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等 B. 采取舒适的体位 C. 分散患者注意力 D. 合理应用止痛药物 答案:ABCD 解析:对于疼痛患者,应评估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等,采取舒适的体位,分散患者注意力,合理应用止痛药物等进行护理。

下列关于尸体护理的操作要点,正确的是( ) A. 应在确认患者死亡、医生开具死亡诊断书后进行 B. 撤去一切治疗用物 C. 填塞孔道,防止体液外溢 D. 放平尸体,仰卧,头下垫一软枕 答案:ABC 解析:尸体护理应在确认患者死亡、医生开具死亡诊断书后进行,撤去一切治疗用物,填塞孔道,防止体液外溢;放平尸体,仰卧,头下垫一软枕,防止面部淤血变色。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简述青霉素过敏试验的注意事项 答: 试验前准备: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过敏史、家族过敏史,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止做过敏试验;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如盐酸肾上腺素、注射器等。

配制皮试液: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准确配制皮试液,现用现配,浓度要准确。

注射皮试液:皮内注射剂量要准确,一般为 0.1ml(含青霉素 20 - 50U),注射部位为前臂掌侧下段,注射后不可按揉、摩擦注射部位。

观察结果:注射后 20 分钟观察皮试结果,判断标准为: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 1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严重时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记录结果:准确记录皮试结果,阳性者应醒目注明,并告知医生、患者及家属。

试验后观察:皮试阴性者用药过程中仍需密切观察,警惕迟发性过敏反应的发生。

简述压疮的分期及各期的临床表现 答: 淤血红润期:为压疮初期。

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解除压力 30 分钟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

此期皮肤完整性未被破坏,仅出现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为可逆性改变。

炎性浸润期: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局部静脉淤血,皮肤的表皮层、真皮层或两者发生损伤或坏死。

受压部位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常有水疱形成,极易破溃,患者有疼痛感。

浅度溃疡期:全层皮肤破损,可深及皮下组织和深层组织。

表皮水疱逐渐扩大、破溃,真皮层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疼痛感加重。

坏死溃疡期:为压疮严重期。

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可向周边及深部扩展,可深达骨面。

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

严重者细菌入血可引起败血症,造成全身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四、案例分析题(10 分) 患者王某,65 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入院。

患者咳嗽、咳痰,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呼吸困难,口唇发绀。

医嘱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止咳祛痰等治疗。

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该患者为什么要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如何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 答: 该患者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的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长期二氧化碳潴留,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刺激已不敏感,主要依靠缺氧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来维持呼吸。

如果给予高流量吸氧,会迅速解除缺氧对呼吸中枢的刺激,导致呼吸抑制,加重二氧化碳潴留,甚至诱发肺性脑病。

因此,COPD 患者应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一般氧流量为 1 - 2L/min,氧浓度为 25% - 29%,以满足机体的氧需求,同时避免二氧化碳潴留进一步加重。

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 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指导患者取舒适体位,先行 5 - 6 次深呼吸,然后于深吸气末保持张口状,连续咳嗽数次,将痰液咳出。

胸部叩击:协助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操作者手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叩击患者背部,边叩击边鼓励患者咳嗽,以促进痰液排出。

叩击力量适中,频率为每分钟 120 - 180 次,每次叩击时间以 3 - 5 分钟为宜。

体位引流: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采取相应的体位,使病变部位处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利用重力作用促使痰液流出。

引流时间可从每次 5 - 10 分钟逐渐增加到每次 15 - 30 分钟,每日 2 - 3 次。

引流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停止。

湿化气道: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通过雾化装置将药物或水分散成微小颗粒,使其直接到达呼吸道,稀释痰液,便于咳出。

雾化后鼓励患者及时咳痰。

护理考试试题及答案(二)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下列哪项不属于护理程序的步骤( ) A. 评估 B. 计划 C. 实施 D. 评价 E. 诊断 答案:E 解析:护理程序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步骤,这里诊断表述不准确,应为护理诊断。

 

你感兴趣的

编辑推荐

今日推荐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