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孺子妾歌》诗词翻译及鉴赏
发布日期:2025-03-26
中山孺子妾歌 唐·李白 中山孺子妾,特以色见珍。
虽然不如延年妹,亦是当时绝世人。
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
一贵复一贱,关天岂由身。
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
戚姬髡发入舂市,万古共悲辛。
翻译 中山王的孺子妾,只是凭借美貌而得到中山王的宠爱。
虽然她比不上李延年那位倾国倾城的妹妹,却也是当时少有的美女。
像桃李花从深深的井边长出,花开艳丽,令仲春时节的景色都为之惊艳。
人的贵贱高低反复无常,这难道是由自身能决定的吗? 芙蓉花在秋霜中老去,团扇也因秋凉而被弃置,蒙满灰尘。
戚姬被剃光头发,发落到市井舂米,真是千古以来令人悲叹的事啊 。
鉴赏 内容层面 开篇点明“中山孺子妾,特以色见珍”,直接道出中山孺子妾得宠的原因是容貌出众,“虽然不如延年妹,亦是当时绝世人”进一步强调其美貌程度,虽比不上李延年妹妹那样倾国倾城,但也是当世罕见的美人。
“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运用比喻,将中山孺子妾比作从深井边长出的桃李花,盛开时惊艳了仲春景色,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她青春年少、娇艳动人的模样。
“一贵复一贱,关天岂由身”笔锋一转,发出关于人生贵贱无常的感慨,指出人的命运并非由自己掌控,带有一种对命运无常的无奈叹息。
“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以景衬情,用芙蓉在秋霜中凋零、团扇因秋凉被弃蒙上灰尘,暗示中山孺子妾随着时光流逝、容颜老去而失宠的命运。
最后“戚姬髡发入舂市,万古共悲辛”借用戚姬的悲惨遭遇,进一步强化了红颜薄命的主题,戚姬曾受刘邦宠爱,最终却落得如此凄惨下场,让人深感悲哀。
艺术特色 用典巧妙:诗中多处运用典故,如李延年妹妹、戚姬等典故,使诗歌内涵更加丰富深厚,借历史人物的命运来映照中山孺子妾的命运,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对比鲜明:通过中山孺子妾得宠时的“花艳惊上春”与失宠后的“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进行对比,突出了命运的巨大落差,更深刻地表现出红颜易老、恩宠难久的主题。
抒情委婉:诗人没有直接抒发对中山孺子妾命运的同情,而是通过对其美貌、命运变化的描写以及典故的运用,让读者自己感受到其中的悲叹之情,抒情含蓄委婉,意味深长。
情感主旨 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中山孺子妾的命运起伏,实则借此抒发诗人对人生无常、红颜薄命的感慨。
同时也可能蕴含着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以女子的遭遇自比,感叹自己虽有才华却难以掌控命运,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隐于字里行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