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齐东野语》的阅读附答案
发布日期:2025-03-25
由于不清楚具体阅读文本及题目内容,以下为你提供一份围绕《齐东野语》设计的阅读练习示例及答案,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齐东野语》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 - 4 题。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
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
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
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
欲赴他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
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
”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 。
(节选自《齐东野语》 ) 题目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徒揭空笼( ) 去我飞亡( ) 是不信而欺吾王也( ) 痛吾两主使不通( )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出而饮之”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A. 楚王闻之 B.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 辍耕之垄上 D. 公将鼓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
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 淳于髡机智善辩,他成功地向楚王解释了自己丢失鹄的原因,请概括他的说辞有哪些巧妙之处。
参考答案 举,托着 离开 诚信 痛心,遗憾 A(“出而饮之”中的“之”是代词,指代鹄。
A 项“楚王闻之”的“之”是代词;B 项“之”是助词,可译为“的”;C 项“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D 项“之”是音节助词,无实义 ) 我想要刺腹绞颈自杀而死,又担心人们会议论大王您因为鸟兽的缘故致使士人自杀。
很好,齐王竟有像这样忠信的人士啊! 淳于髡的说辞巧妙之处在于:先表明自己对鹄的关心,不忍心鹄口渴,体现自己的善良;接着说明自己考虑到自杀会让人们误解齐王因鸟兽而使士人自伤,为齐王着想;然后提到买类似的鹄代替是不诚信的行为,显示自己的诚信;最后表示因两国使者不能相通而痛心,突出自己重视两国关系。
这番说辞既为自己丢失鹄的失误开脱,又展现了自己的忠信和对两国关系的重视,让楚王不仅没有怪罪,反而给予厚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