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雨伞 雪山灵芝 歌词
发布日期:2024-10-30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
大家好
欢迎来到深交播客
这是我们肖斯塔克围棋节目的番外篇
如果你还没有听我们上期节目
建议你先去听一下在那期节目中我们介绍的肖斯塔克维奇的人生
他是创作以及他和苏联政府之间暧昧而复杂的关系
在本期节目中
我们将从音乐的角度入手
系统性的带领大家去聆听几首肖斯塔克维奇最令人耳熟能详的音乐
从音乐的角度重新让大家领悟了肖斯塔克围棋作品的魅力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音乐爱好者李周老师
下面先请李周老师跟大家打一个招呼
啊
大家好啊
我我叫李周啊
然后我是一个音乐爱好者
可能时间比较久
但是呃
水平呃是非常业余的
但是我很愿意给这个初听音乐的朋友们介绍一些好的作品
因为我觉得选好作品的话
其实人是很容易喜欢上古典音乐
那在今天节目正式开始之前
我想问问李老师
你是如何来评价肖斯塔克维奇这个传奇式的音乐家的
就我个人而言啊
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这个给给朋友们
特别是平常不听古典音乐朋友们介绍这个古典音乐
所以我一般呢
我是从比如说肖邦开始
然后往前到贝多芬莫八哈
啊
那么往后可能到这个德彪西
然后肖斯塔科维奇
那么
当然这里面我我我我忽略了
省略了很多作曲家
那像姆斯柴斯基这些都是马勒呀什么的
但是呢
就是听古典音乐的朋友们
一开始呢
可能会
呃
比较被那些优美的旋律
啊
去抓住对吧
那么朗朗上口
然后我们就很容易识别他
很多这个伟大的作曲家呢
其实他们的那些著名的作品
可能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可能其中只有一个主题
对吧
是被我们所熟识的
那么其余的大部分的
那可能并不特别适合刚开始的音乐爱好者
所以
所以我很少从潇洒科维奇开始给
给朋友们介绍这个古典音乐
然而呢
肖斯塔科维奇呢
又是20 世纪特别重要的一位苏俄的作曲家
那么
这个人呢
呃
他出生在1906 年
去世于1975 年
他实际上为我们中国人所了解更多的是他死了以后
因为
他去世的时候
王达病毒还没有结束
所以我们了解
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很不充分
也很不及时
那在他死后呢
有一本书叫做见证
咱们中国的出版社也也翻译了
也出版了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都读过那本书
那么作者呢
声称说所有的这个这本书的内容都是他和小萨科维奇的对话
都是真实的
那么借着这本书的出版呢
啊
肖斯塔科维奇的这个人生的一些经历呢
就被呈现出来
那么在他
在他生前
他是
呃
闭口不言的
就是那么所以这本书对整个世界去了解这位作曲家呢
呃
非常的有影响
在这本书里面
我们看见了一个作曲家
他实际上呢
深度的去卷入到当时的这个政治里面
那么这件事情呢
也也并不是绝无仅有的
因为我们之前也知道
比如说在二战期间
像伟大的这个德国的指挥家福特格
他也是有一些争议
对吧
他当时
呃
在在这个纳粹德国
他仍然是这个演出的
所以
所以就是说一个作曲家
当他和当时的政治环境发生关系的时候呢
其实就很容易成为焦点
那小卡科维奇呢
他正好是跟斯大林发生了互动
这位领袖
伟大的当时的这个领袖呢
就关注到了肖萨科维奇
而且是非常关注
不是一般的关注
所以这本见证这本书呢
实际上
呃
是借着潇洒科维奇呢
就呈现出整个那个时代作曲家的一种困境
爱好者们呢
自然就会想到说
诶
那么了解这些他的生平故事
对于理解这个人的音乐
欣赏这个人的作品
会不会是很有帮助的
嗯
所以这就是今天可能我们后面介绍他的作品的时候一个不可缺少的一个角度
OK
那我们就直接进入这个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之中
我在放第一首之前
再讲一下潇洒科维奇作为一个这个专业的音乐人士
他的成长的过程
然后我们就放一首他最脍炙人口的
呃
可以说可能很多朋友都听过这个旋律
但是并不见得知道是小萨科维奇写的
呃
这样的
呃
一首舞曲
那么
那么在这之前呢
稍微介绍一下肖斯塔科维奇
他
呃
你想他1906 年出生嘛
他13 岁他就开始上大学了
就进入到圣彼得堡音乐学院
呃
当时圣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是格拉祖诺夫
呃
在在
在这个执掌
呃
那么他在这个音乐学院里面有六年的学习
在不到20 岁的时候就
就毕业了
那他当时呢
毕业了以后呢
在21 岁那一年2 7 年
他还参加了肖邦国际钢琴比赛
所以当时他是打算
呃
又当作曲家又做钢琴家
所以我们还有幸能够听到很多小塔科维奇自己演奏自己作品的录音
那但在这届比赛中呢
他虽然获得了一个荣誉奖呢
可是呢
这基本上就是他钢琴演奏的一个一个句号了
就是说
呃
就作为职业钢琴家的探索就基本上到此为止了
因为演奏的评论者们对他的这个演奏不是特别的啊
感冒不像好说
得了奖的人
得了那种金奖的人
一下子就飞升世界
好像他并没有引起这样的反响
所以从此以后呢
他就非常专注的在他的这个作曲的事业上面
然后他的钢琴演出就只限于演奏他自己的作品
那么它真正的成为一个
焦点呢
是这个他
他创作的这个
呃
一部歌剧
那我们会把这个歌剧放到第二位介绍
那我们总是要先把一个作曲家最脍炙人口的
呃
旋律让大家这个温故而知新一下
所以下面我们就来听他写的这首
这叫叫华尔兹
这是他写的一个套曲
叫爵士套曲里面的第二首
哦
这一首应该就是肖斯塔科维奇最让这个广大听众熟悉的这个音乐的
应该是很多场景中都会用到了
对对
太容易用这首音乐在电影里
在纪录片里面
在很多这个访谈里面
这个音乐
呃
它首先旋律非常的优美
然后呢
他有一种啊
淡淡的这种忧伤的这种气质在其中萦绕
所以就是非常俄罗斯的一个一个作品
对吧
就是和我们想象中的那些斯拉夫民族那些优美的旋律是一个源头的
所以我想未来100年大家都会去听他
对
这就是一个作曲家
你像像帕赫贝尔就写了一首卡奴
那么这个其实他不止他当然他一生都是作曲家
他不止写的
但是哪怕就只有一首
他能被我们大家了解
他也是不朽的
对
我们就继续说到他的
一生吧
那么他这个作为一个专业的作曲家呢
这个他在
呃
可以说很年轻的时候
就是当当时大概就是20 几岁的时候呢
他就写了一个歌剧
这是他写的第二
第二部歌剧叫穆森斯克郡的麦克白夫人
啊
这首歌剧呢
其实呢
一开始是很受好评的
啊
我们都知道就是一个作品啊
特别是一部刚刚创作出来的作品的这种手演啊
呃
这个作品家常常是真的要看运气了
所以
所以就是这个音乐家去首演一个作品
这这件事简直是太看运气的事情
因为同一个时代的观众其实都是后知后觉
像我这个音乐爱好者
我就承认很多当代的杰作我是不会理解
那么可能
呃
在下个世纪
对吧
或者或者21 世纪的后半夜
可能回过头来再看这些作品
那个时候的观众可能会更欣赏
我觉得这个不是一个
呃
偶偶然的现象
我想它其实是有一些道理的
因为我们的审美其实都是蛮传统
那么香海科维奇
这个穆森斯特的麦克夫人呢
他手眼呢
还不错
就是当时这个得到的还是主要都是好评
但是没有想到呢
在在这个30 年代呢
苏联的这个这个这个音乐界呢
它实际上是有一个很大的这种意识形态的这种争论
所以呢
到了三六年的时候呢
斯大林呢
是观看了这出歌剧
这出歌剧
从此命运就急转直下
因为斯大林本人是极其的讨厌这部歌剧
据说这个大发雷霆的去抨击他
啊
然后呢
那我想可能领袖就是听不太懂吧
就跟我们凡人一样
就是对对他有什么好的地方无法共鸣
呃
反而是说这个音乐非常的这个混沌
对吧
非常的这个低俗
非常的粗鄙
然后呢
大的报纸啊
特别是什么像苏联的这种真理报啊
就紧跟形势嘛
对吧
那就就就开始连珠炮一样的去抨击他
那么
小洒哥呢
你就可以想象到他的命运
急转直下对吧
这个当头一棒
所以我们就现在来听一听呢
就是这部一开始反应尚可
好评不错的这么一个作品
然后领袖听完了他以后
何以
对吧
这个如此的不喜欢
哦
就刚才呢
我们听了一耳朵这个麦穆斯斯特郡的麦克怀夫人里面的片段
其实无非就是一首用更多的这个20 世纪的作曲家的这种
呃
比较非传统的和声和作曲的技法写的
那么但是呢
伟大领袖这个不喜欢
所以这个作品就直接被禁演了
所以潇洒科维奇呢
他这一生的这个
呃
可以说所有的起起伏伏吧
其实跟这些政政坛人物
特别是斯大林是非常有关系的啊
那么他的作品呢
往往首先不是要面对他的音乐界的同行的评价
而是要面对领袖和这种像苏维埃的作曲家委员会的这种审视
那么天知道他们是
用什么角度去看你的作品
我想他们不喜欢的
那你肯定就是错了
那么当然了
我们今天呢
是从一个音乐爱好者的身份去了解
呃
一个作曲家作品
所以我们还是会更多的去把那些
旋律比较美好
对吧
能够初听就带给我们
呃
那种轻松的愉悦的
或者说比较容易进入其中的
呃
这样的作品呢
首先介绍给大家
那么潇洒科维奇有没有写过这样的作品呢
呃
除了那首
呃
华尔兹
呃
就是爵士族里面那一首呢
其实他是写过一些这样作品
比如说我们下面要听到的这首作品呢
是小卡科维奇写的24 首前奏曲与副歌
中间的一首
那么首先呢
我们要把这个前头区复合这个东西给大家介绍一下
呃
前头去副格呢
就是他
这个是一对
是先有一个前奏曲
再有一个副歌
那么这个传统呢
是从
就是在在音乐这广为人知的是从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就是我们说古典音乐的那一个
就是好像划时代的人物
对吧
他不是小西
他是大海
因为巴赫的名字实际上是小溪的意思
但是这个
这位巴赫家族里面
有名的人物啊
JS 8
那么他当时写了一个作品叫平均率
所以呢
从这个传统从八月开始呢
那么肖邦呢
也是写了24 首前奏曲
到了印象派呢
是德彪西也写了24 首前奏曲
直到20 世纪的这个
呃
中期
那么就是肖斯塔科维奇
他就是写了这样的
一个作品
我觉得就写这个24 首前奏曲副歌呢
肯定是含有向前辈致敬的这样的一个
呃
含义
那么我们今天呢
要听的呢
是其中的一首副歌啊
这个是a 大调的第七首
我们刚才呢
就欣赏了这段很短的这个作品
对吧
它是24 首前奏曲副歌里面的其中的一首
这首非常和谐
对不对
就所有的和声没有让人觉得刺耳或者特别紧张的
但是我为什么说这首作品很有趣呢
因为当时潇洒的音乐是要被审查的
那么他第一次遭遇这种暴力对吧
就是下架呀
这个禁演呀
原因就是因为觉得他这个音乐没有体现出伟大的苏维埃的这种欣欣向荣的
优美的
符合这个俄罗斯传统文化的这种
呃
经典的这种价值
啊
那么就是妖魔鬼怪啊
这个混沌
这个不堪
这个非常的不清晰
非常的粗暴
非常的就
反正大帽子给他扣过来之后呢
从此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就要被别人审查
呃
如果大家看过那个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
叫上帝的宠儿
呃
是是这个得了6 6 6 个奥斯卡奖吧
这个叫阿玛
那个
那个是讲莫扎特的这个生平的
它是根据这个书野史编的
一个也不叫编码
就是从野史中得到灵感
创作的这样一个一个一个著名的作品
然后这部电影里面呢
你就知道说他塑造这个就是是一个
呃
不羁的天才
所以他是看不上那些所谓的委员会
他的那些平庸的同行怎么来评价他的作品的
但是呢
他也不得不受制于
呃
那些同行的评价
所以很多的时候天才很委屈
对吧
因为
因为你想同行嘛
那跟他是有竞争关系的
那有一个机会对他落井下石
那当然也是当仁不让
人家就是
也也没有什么好客气的
对吧
所以你有的时候很难判断说
呃
这些对小草科学棋的攻击
他到底是不是从音乐专业的角度
应该多半都不见得是
所以总而言之
潇洒和机呢
就觉得很荒唐
就是我的作品要送给别人去审查
所以呢
他就是
也挺幽默的啊
他就在他一贯的这个就是非常当代作曲家的这些风格
比如说不协和的音程啊
比如说非常这个有个人特色的这种这种作曲的技法呀
他在里面就加了一首
就是刚才我们听到的这一首
潇洒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你不是要审查我吗
那我还真担心你从头到尾呢
都找不到一首一首能让我过关的
所以我呢
就特别为你做了这么一首
你听着和谐不和谐
你听着优美不优美
求你就放我一马
所以
所以有人就说呢
说这个潇洒科维奇呢
他是故意的写了这么一首
就跟他整个的这个24 首前奏曲
整体的那个气质
其实不甚相合
但是放在这儿就是求高抬贵手
对吧
所以这个
呃
在这里呢
其实我们也稍微的这个放放大一点吧
就是说艺术家呢
其实一定是最不喜欢这个sensship
对吧
这些这些这个监管的制度
是会让艺术创作非常的不自由
所以刚才这首作品呢
可能有这样的一个用意在其中
我们不好说
因为作曲家本人他没有亲口解释这个作品
这是大家的房间的推测
但是很有意思
那么
深海科维奇
在他大量的当代的作品的这种风格
之中呢
其实也有很多非常优美的旋律
那么
在这里头呢
作为一个钢琴爱好者
我要特别郑重的向大家推荐他写的这个第二钢琴协奏曲
那今天呢
我们选择其中最优美的一个乐章
就是它的第二乐章
一个慢速的乐章
那么我们欣赏的这个版本呢
也有特殊的意义啊
肖塔科维奇这首钢琴协奏曲
第二钢琴协奏曲呢
也是体现给他的儿子
那么我们听的这张唱片呢
正好是他的儿子在指挥
就是
他的孙子在演奏
哦
刚才这首作品呢
是这么的优美动听
我就正好想借着这个来谈一谈
就是
呃
我们刚开始喜欢上古典音乐以后呢
呃
要怎么样去欣赏这个音乐
能够更跟他亲密啊
我我觉得首先音乐没有一个懂不懂的问题
啊
因为音乐这件事情非常神奇
如果你说它是客观的
也没有错
因为音乐里面的每一个音符
它们之间时间上的关系
它们的音量的强弱
甚至它们音色a 切的东西其实都是物理
那物理大家都认为是科学
是可以测量的
是准确
Suits
如果我们用这个角度呢
去认识音乐的也也无不可
音乐就是纯客观的这个声音
对吧
那么当然当然它组合在一起
可是
那很神奇的是呢
这些音符按照这样的一个神秘的规律组织在一起之后呢
它会让我们在情感上
有非常相似的共鸣
比如说我们形容到这个音乐是优美的
这个音乐是忧伤的
这个音乐是壮丽的
这个音乐是气气概堂堂的
诶这里头就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东西
就是可以这些纯客观的东西
在我们这儿产生了主观的回应
我觉得这是我听音乐一直觉得最神奇的地方
就是说
我们里面肯定有一个receiver 接收器
这医院里面的那些秘密呢
其实都种在了我们这个接收器里面
所以当那些精彩的
那些有代表性的作品
当它一旦呈现出来之后
我们这周器就识别出它来之后
一下就打开那个解码的那个过程
做了一个decoing
然后我们就好像我们大家里面种的那个接收器都是差不多的
所以听见贝多芬很相似的回应
听见莫哥的
听见肖邦
听见柴有那么多东西
我们都有非常相似的题
所以我觉得这件事是非常非常神奇的
但是呢
他又有那么大的一个空间
让我们可以产生
不尽相同的体验
对吧
比如说你会觉得这段音乐
它这个演奏的速度太快了
应该稍微外慢一点
那有些人会说这个地方应该再弱一点
不要那么强
有人说这个地方不要那么突然的强起来
他要是渐渐的强起来
有的人说这个地方特别均匀的
按照乐谱的演奏不太好
要给他一点自由
速度要稍微有一点不羁的感觉
诶
我们又会充满个人的角度
个人的感觉
所以
所以我觉得音乐实际上是一个神秘的情感交流
而不是一个理性的
客观的
有绝对标准的一个事情
当然
我这么说仍是非常粗糙的
但是我想表达的就是对于我这个业余的古典音乐爱好者来讲
只有说这个音乐跟我亲密不亲密
那么可能有一段音乐
在我20 岁的时候跟他不亲
可能到40 岁的时候有一点感觉
想跟他亲近
而不不得
但也许到了60 岁
一下子就觉得啊
尽在不言中
我跟他没有间隔
非常的亲密
She
我觉得音乐里面他也不是
描述一个画面
他也不是讲述一个故事
可能有这样的音乐
比如说标题音乐呀
对吧
非常有这个画面感的音乐也都存在
但是大部分的音乐其实就是一种情绪的表达
也就是说音乐它的每一段是一个好像情绪流
那么它们交织在一起
对吧
那么你可以用不同的故事去去想象这个这个情绪由何以如此的变化
但是呢
那些载体
其实是不必要
就是当你的音乐
越来越亲密的时候
你越来越习惯music language 的时候
就当你已经不再需要像我这样用人类的这种中文
英文用这种
人类创造的语言
去描述音乐这一个
神创造的语言
当你没有这种需要
而是直接能够
去哼唱
去演奏
那么
你就跟音乐没有间隔
不需要被翻译
他不再需要被扩充
写作成一个故事
或者对应安排成一组画面
音乐就是音乐自己
所以
我的建议是什么
是当我们
不管什么原因
在哪里遇见了一首特别抓住我们音乐的
请不要吝啬你的时间
你就一遍又一遍的听它
直到你能够从头到尾
去哼唱它
带着你的情感去非常细腻的啊
非常这个
跟他水土交融的去
哼上它啊
不管是听着唱片
还是还是你手机里面播放音乐
那么当我们在时间里面
再次遇见一个旋律
能听出第一次遇见它和第二次遇见它之间的区别的时候
祝贺你
你就开始
开始怎么讲
我不能说登堂入室吧
就是你
找到一点点窍门了
因为音乐就是在时间中交相辉映
他每一次出来可能都完全相同
他都有一个新的期待
你去发现的一个感
那个李老师我打断一下
我问一下啊
就是你觉得设备或者说器材
对
这个听聆听古典音乐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嘛
比如我知道很多人就是一说到古典音乐
好像就是说你要你要真正去欣赏它
你必须需要用好的设备
哪怕你可能是要真的去用黑胶来听啊
或者你你要很好的音响啊
哪怕是那个线材你都需要就非常好的那种嘛
那你觉得就是说这些设备和器材对于这个聆听古典音乐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吗
首先我有非常多的超级要好的古典音乐的朋友
几十年的朋友
他们非常讲究这些事情
呃
我非常同意
有的时候他们邀请我去他们家里去听一张黑胶唱片
用那些发烧的器材
每根线
他们都非常的在意
对吧
然后我我是非常享受
我是能听出一点点区别的
但是呢
我如果我们今天我们的这个
朋友们都是
刚刚开始接触古典音乐
我其实建议大家更多关注在作品
对
因为欣赏音乐呢
其实它是有个过程
它同时发生
但是我认为你去领会它是个过程
所以第一个是对作品的熟悉
对吗
然后
当你首先你记住这个旋律了
你一听见这个旋律就能辨认出来了
那么这个时候
古典音乐
它也是
有一个巨大的空间给这个演奏家去诠释
去二度创作
这个作品对吧
你看我们这个流行音乐里面
比如说这些有名的这些
呃
选秀节目对吧
那么我们都看见一个特别经典的老歌被翻唱
有的时候翻唱甚至很有意思
甚至从某些方面还超过了原唱
因为时代不同了嘛
现在流行音乐都用交响乐队伴奏了
我想
80 年代的时候
那些呃
明星他们还不至于要用这响乐队伴奏
所以跟跟今天的比起来
那那还是味道是不一样
对吧
这个音乐丰富了很多
那么回到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岂不是有更大的空间
所以
所以第二个层次可能是对演绎者
对于二度创作
对于演奏家的欣赏
对于演唱家
演奏家
他们怎么去理解作曲家
对吧
他们怎么去再现这个作品
他们有强强烈的个人风格
或者他们非常遵循这个乐谱的这个这个规范
然后试图全面呈现出作曲家的意图
但无论他们怎么努力
其实他们也呈现的都是自己的二度创作
那么我觉得这两部分其实都可以在你花很多的钱去买那些高级的音响设备
之前
对
因为因为
呃
今天的技术
一个几百块钱的一个一个音箱
接上一个苹果手机或者什么什么电脑
今天下午
对于初听音乐的爱好者来讲
其实就很够了
他当然跟那些几十万的
几万的
它是有差别的
但是我想
我想我们不如先看看说音乐能不能打动我们
再再来去
对吧
购买那些器材就是当你去听一个作曲家的作品
然后他在你里面就是跟你融为一体
然后你再能分辨出那些演奏家
他们个人的风格
他们的处理
此时此刻
如果你觉得我还要更好的质量呢
而且
我也的确有这个预算
那当然应该做这件事
对吧
这这是一个非常无可厚非的选择
对品质的追求
对吧
但是对于我来讲呢
虽然我都听了几十年音乐了
我都目前我还没有打算花那么多钱去买这些音响
因为我觉得我个人觉得这些作品还是有很大的空间
我去熟悉很多很好的作品
我可能还没听过
或者还不熟悉啊
很多好的演奏家
我可能还没有领略他的那个版本
去跟别人去做比较
来更深的体会到这个作品里面蕴藏的东西
所以
所以我并不那么建议就初心音乐的人
就去追求这个嗨塞
去烧钱
因为因为你知道一开始如果就去追求这个呢
可能你就真的就一直在追求这个
所以我也见过一些发烧友
其实他们对音乐
对作品的演奏
并没有什么感受
那让我们再回到这个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本身上
那么我们介绍这么了不起的一位
在这个20 世纪中如此有代表性的一位
大作曲家的时候呢
我们也要听一下他的交响乐
所以呢
我个人选择了他的第五交响曲的第三乐章
这首作品呢啊
没有像这个
比如说像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和那一首啊
我们刚开头听的那首words
我们没有像这两首作品那么
好听那么直接
对吧
如果如果他能抓住你一点
或者你对其中的一些段落
你还想再听一下的话
你就像我说的那样
你在一个
夜里比较安静的时间
然后独自一人
跟音乐无间隔的相处
然后你再在那个环境中
没有任何视觉的干扰
心安静下来
再去听一遍
也许会有惊喜的
发现对吗
就是有些作品它需要时间
啊
那么有他
他对有的人来讲可能是一见钟情
对有的人来讲可能是渐入佳境
但是我相信当我们熟悉了这个音乐的语言
它的每一个句子
它的每一段旋律
甚至他的每一个动机
当他再次出现的时候
我们能够捕捉到它都是一种享受
而这些小的享受积累起来
在时间里汇聚在一起的时候
可能有一天这个作品就成为属于你的那个
别人不能夺走的那一个亲密的
那今天也是非常感谢李周老师
通过这个纯粹的这个音乐的角度
带领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个肖斯塔克维奇
好
呃
也祝愿我们朋友们能够找到让自己喜欢的作品
能够找到那些聊得来的朋友
然后一起结伴的去听
去分享
去交流啊
然后使这个音乐能成为大家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