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盈亏总额,不同类型的企业,其利润总额的计算公式有所差异:
一般企业
对于大多数一般企业而言,利润总额的计算公式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其中:
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反映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盈利状况。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其他收益+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净敞口套期收益(损失以“−”号填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营业收入: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税金及附加: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如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营业外收入: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 ,例如接受捐赠收入、政府补助收入、盘盈利得等。
营业外支出: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如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金融企业
金融企业的利润总额计算公式与一般企业类似,但具体项目根据金融业务特点有所不同。以商业银行为例: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其中: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汇兑收益+其他业务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业务及管理费−资产减值损失
利息净收入:利息收入减去利息支出后的净额。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减去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后的净额。
总体来说,利润总额综合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非经营活动的最终财务成果,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