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大全 > 母婴知识 > 宝宝教育 > 早教正文

短除法是什么?怎么作?

发布日期:2025-04-12

短除法是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一种常用方法,它通过一系列的除法运算,将给定的数逐步分解,从而得出结果。以下是关于短除法的详细介绍:

短除法的概念

短除法是一种数学运算方法,它利用除数和余数之间的关系,对多个数进行连续的整除运算,直到最后的商互质为止。短除法的形式是在一个大除号内写被除数,左侧写除数,从被除数的高位开始除起,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短除法的做法步骤(以求 18 和 24 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为例)

列出短除式:先把要计算的两个或多个数并排写在一起,然后在它们的左边画一个竖线,再在竖线的左边写上一个能同时整除这些数的质数(通常从最小的质数开始)。例如对于 18 和 24,我们可以先从最小质数 2 开始除,写成如下形式:

复制代码

2 | 18 24

进行第一次除法运算:用这个质数分别去除这两个数,将商写在相应数的下方。18÷2 = 9,24÷2 = 12,得到:

复制代码

2 | 18 24 ------- 9 12

继续进行除法运算:观察得到的商 9 和 12,它们还能被 3 整除,所以继续用 3 去除 9 和 12。9÷3 = 3,12÷3 = 4,此时短除式变为:

复制代码

2 | 18 24 ------- 3 | 9 12 ------- 3 4

判断是否结束:此时得到的商 3 和 4 已经互质(即除了 1 以外没有其他公因数),短除过程结束。

利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求最大公因数:将短除过程中所有的除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在 18 和 24 的例子中,除数是 2 和 3,所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2×3 = 6。

求最小公倍数:把短除过程中的所有除数和最后的商相乘,得到的结果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对于 18 和 24,最小公倍数为 2×3×3×4 = 72。

总结

短除法是一种简洁明了的数学计算方法,通过不断用较小的质数去除给定的数,直到商互质,从而方便地求出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熟练掌握短除法对于解决分数化简、通分等数学问题非常有帮助。

你感兴趣的

编辑推荐

今日推荐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