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大全 > 母婴知识 > 宝宝教育 > 早教正文

重大危险源

发布日期:2025-04-12

定义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辨识依据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GB 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明确规定了各类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例如,对于毒性气体,氨的临界量为10吨,若某场所储存氨的量达到或超过10吨,就构成重大危险源;对于易燃液体,汽油的临界量为200吨 。

分类

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区域。比如化工企业的反应釜区,在连续的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使用和储存多种危险化学品,如果这些危险化学品的量达到临界量,该区域就是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

储存区重大危险源:专门用于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储罐区等。像石油库储存大量的汽油、柴油等油品,一旦储存量符合相应临界量标准,就属于储存区重大危险源。

危害

火灾爆炸风险:许多重大危险源涉及易燃易爆物质,如炼油厂储存大量原油和成品油,一旦发生泄漏并遇到火源,极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火灾甚至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建筑物损毁等严重后果。

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涉及有毒化学品的重大危险源,如农药厂生产车间或储存仓库,一旦发生泄漏,有毒物质会迅速扩散,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对周边居民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还可能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管理措施

安全评价: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价,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评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为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提供依据。

监控系统:安装先进的监测设备,实时监控重大危险源的温度、压力、液位等关键参数,以及危险物质的泄漏情况。一旦出现异常,能够及时发出警报。

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在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响应程序、救援措施、人员疏散路线等。定期组织演练,确保相关人员熟悉应急流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培训教育:对涉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和操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危险化学品的特性、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方法等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识。

你感兴趣的

编辑推荐

今日推荐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