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大全 > 母婴知识 > 宝宝教育 > 早教正文

氧气的溶解度是多少?一般水中的溶解氧是多少?

发布日期:2025-04-11

氧气的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该气体(其压强为101kPa)在一定温度下,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等条件变化而有所不同。在标准大气压(101 kPa)和20℃时,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0.031体积/体积 ,也就是说1体积的水大约能溶解0.031体积的氧气。而且,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增大而增大。例如,温度越低,氧气在水中溶解得相对越多;压强越大,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量也会增加。

 

一般水中的溶解氧

一般来说,淡水中正常的溶解氧含量在5 - 10毫克/升。不过,溶解氧的数值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水源类型:流动的河水、溪水等由于与空气接触面积大且水体不断更新,溶解氧含量往往较高,可能接近饱和状态,通常在8 - 10毫克/升左右;而静止的湖泊、池塘水,溶解氧含量相对较低,可能在5 - 8毫克/升 。

环境状况:如果水体受到污染,水中微生物分解污染物会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溶解氧含量下降。例如,被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污染严重的水体,溶解氧可能会低于5毫克/升,甚至更低。

季节和时间:夏季水温高,氧气溶解度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相对较低;冬季水温低,溶解氧含量相对较高。另外,白天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水中溶解氧含量会升高;夜晚植物停止光合作用,水中生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溶解氧含量会降低。

 

 

你感兴趣的

编辑推荐

今日推荐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