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典型的溶解时放、吸热的物质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5-04-10
在常见物质中,溶解时放热和吸热的典型物质如下:
溶解时放热的物质
浓硫酸:浓硫酸溶于水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这是因为硫酸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电离,形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这个过程中硫酸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水合离子,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远大于硫酸分子扩散时吸收的热量,所以表现为溶液温度急剧升高。操作时必须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否则会因局部过热导致酸液飞溅,非常危险。
氢氧化钠固体(NaOH):氢氧化钠在水中溶解时,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向水中扩散需要吸收热量,但离子与水分子形成水合离子的过程会放出大量的热,且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因此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也要注意安全。
氧化钙(CaO):严格来说氧化钙不是溶解过程放热,而是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放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这个反应是典型的放热反应,会使体系温度大幅上升,甚至能让水沸腾。生石灰(氧化钙)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就是利用它能与水反应的性质,而且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微生物生长。
溶解时吸热的物质
硝酸铵():硝酸铵溶解于水时,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向水中扩散,这个过程需要吸收能量来克服离子间的吸引力;同时离子与水分子形成水合离子又会放出热量。但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所以整个溶解过程表现为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硝酸铵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吸热的特性有时也用于一些需要低温环境的实验或场合。
氯化铵():氯化铵溶解时,同样是离子扩散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从而导致溶液温度下降,表现为吸热过程。氯化铵在工业和农业领域也有诸多用途,例如在金属焊接中可以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在农业上可用作氮肥 。